鄂尔多斯盆地富县探区延长组长8、长6物源分析——来自岩石地球化学及重矿物的证据

被引:9
作者
邓昆 [1 ,2 ]
张哨楠 [1 ]
丁晓琪 [1 ]
万友利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山东省沉积成矿作用与沉积矿产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延长组; 地球化学; 重矿物; 物源; 富县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富县探区中生界延长组近年来油气勘探一直未能获得大的突破,对物源方向认识有一定分歧。通过对该探区延长组砂岩研究认为:长8、长6砂岩类型单一,主要为长石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长石含量约20%~65%。其稀土元素总体中等—较高(88.94~225.1)×10-6,轻稀土富集,基本不显示Eu和Ce异常,球粒陨石标准化配分模式为右倾谱型。研究区不同分区重矿物组合具有差异性,其影响因素为不同的沉积分支体系分布。将延长组与周缘结晶基底进行对比,结合周缘古陆与重矿物分析,结果表明:北东物源为主要物源区方向,而吕梁山火成岩与延长组不具亲缘关系,秦岭造山带秦岭群和宽坪群不是研究区延长组主要物源区,北部阴山古陆乌拉山群麻粒岩-孔兹岩系为延长组主要母岩。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三叠世物源分析 [J].
朱宗良 ;
李文厚 ;
李克永 ;
陈全红 ;
郭艳琴 ;
袁珍 .
高校地质学报, 2010, (04) :547-555
[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三叠系延长组物源及沉积体系特征 [J].
付国民 ;
赵俊兴 ;
张志升 ;
孟海峰 ;
宋金旺 .
矿物岩石, 2010, 30 (01) :99-105
[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中侏罗统延安组物源分析 [J].
黄岗 ;
周锡强 ;
王正权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9, 28 (03) :252-258
[4]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中生界延长组物源与盆地底形分析 [J].
吕强 ;
赵俊兴 ;
陈洪德 ;
申晓莉 ;
罗媛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10-616
[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6和长7油层浊流事件的沉积特征及发育模式 [J].
赵俊兴 ;
李凤杰 ;
申晓莉 ;
罗媛 ;
付伟 .
石油学报, 2008, (03) :389-394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的沉积体系与物源方向 [J].
罗静兰 ;
李忠兴 ;
史成恩 ;
李建 ;
韩永林 ;
王海宏 ;
李进步 ;
王成玉 .
地质通报, 2008, (01) :101-111
[7]   华北克拉通的变质沉积岩及其克拉通的构造划分 [J].
吴昌华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442-457
[8]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边界的确定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 [J].
白云来 ;
王新民 ;
刘化清 ;
李天顺 .
地质学报, 2006, (06) :792-813
[9]   富县探区延长组重矿物组合特征及地质意义 [J].
张新建 ;
张剑君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1) :49-52
[10]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沉积相及石油地质意义 [J].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古地理学报, 2005, (01) :3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