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大气二氧化碳通量的观测技术

被引:15
作者
陈立奇 [1 ,2 ,3 ]
杨绪林 [1 ,2 ]
张远辉 [1 ,2 ]
李伟 [1 ,2 ]
林奇 [1 ,2 ]
林红梅 [1 ,2 ]
许苏清 [1 ,2 ]
詹建琼 [1 ,2 ]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3]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关键词
海洋; CO2; 通量; 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2.6 [海洋与大气的相互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大范围稳定地获取海洋-大气系统中二氧化碳的精确数据,是海洋科学、大气科学以及全球变化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科学计划中的重要任务。准确评估海-气CO2通量需要对海洋和大气中相关参数的同步精确连续观测,需要发展和建立海-气CO2通量的立体观测平台。该观测平台包括岸基、船基、航空、卫星和浮标等系统,主要技术包括走航大气和海水观测技术、浮标海-气CO2通量观测技术、极区海洋-大气CO2通量的观测技术和遥感海洋-大气CO2通量观测和评估技术。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全球碳循环研究中“碳失汇”研究进展 [J].
徐小锋 ;
宋长春 .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04, (02) :145-152
[2]   影响北极地区迅速变化的一些关键过程研究 [J].
陈立奇 ;
赵进平 ;
卞林根 ;
陈波 ;
陈敏 ;
高爱国 ;
高众勇 .
极地研究, 2003, (04) :283-302
[3]   白令海盆pCO2分布特征及其对北极碳汇的影响 [J].
陈立奇 ;
高众勇 ;
王伟强 ;
杨绪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8) :781-790
[4]   海洋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 [J].
张远辉 ;
王伟强 ;
陈立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5) :559-564
[5]  
A new automated underway system for making high precision p CO 2 measurements onboard research ships[J] . Richard A. Feely,Rik Wanninkhof,Hugh B. Milburn,Catherine E. Cosca,Mike Stapp,Paulette P. Murphy.Analytica Chimica Acta . 1998 (2)
[6]  
南极地区与全球变化作用的集成研究展望. 陈立奇. 地球科学进展 . 2003
[7]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history of the past 420 000 years Vostik Ice Core, Antarctica. Petit J R, Jouzel J, Raynaud D, et al. Nature . 1999
[8]  
Synthesis of iron fertilization experiments:From the Iron Age in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Hein J W,Philip W Boyd,Kenneth H Coale,et al. 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