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2 条
影响北极地区迅速变化的一些关键过程研究
被引:27
作者:
陈立奇
赵进平
卞林根
陈波
陈敏
高爱国
高众勇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 中国气象科学院
[4]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5] 厦门大学海洋系
[6] 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北极地区;
北冰洋;
西北太平洋;
国家研究计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1 [世界自然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最近研究证明 ,近半个世纪来 ,北极地区正在发生迅速变化。部分地区温度上升了 2— 3°C ,北冰洋海冰退缩 5 %,中心地区海冰厚度变薄 ,海面压力降低 ,中上层水淡化和变暖 ,吸收CO2 能力增加 ,臭氧耗损和紫外线辐射增强。中国于 1 999年开展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在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白令海以及临近海域开展了海冰气相互作用的多学科综合考察 ,对北极的区域特征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获得一些新的认识。观测到加拿大海盆中层水持续增暖的现象 ,揭示了西北冰洋与白令海水体交换的途径和次表层暖水结构 ,发现了加拿大海盆是北冰洋河水的主要储存区。利用联合冰站观测数据 ,模拟了北冰洋夏季大气边界层结构和下垫面能量平衡的变化特征 ,定量给出了北冰洋夏季海 /气和冰 /气之间湍流通量和边界层参数的差异。海 /气CO2 的通量观测表明 ,考察区的大部分海域均为大气CO2 汇区 ;西北冰洋海冰区具有较高的生物泵运转效率 ,楚科奇海陆架是一个高效的有机碳“汇”区 ,寒冷水体中微生物活动并未受到明显抑制。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过程研究表明 ,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碘含量存在着由低纬度到高纬度增加趋势 ,北极地区可能是碘的汇区 ,碘可作为极区古海洋中的地球化学元素变化的重要指标。楚科奇海、白令海
引用
收藏
页码:283 / 302
页数:2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