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减排实现的影响因素和当前挑战——基于技术进步的视角

被引:228
作者
杨莉莎 [1 ]
朱俊鹏 [2 ]
贾智杰 [2 ]
机构
[1] 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
[2]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
关键词
分解分析; 技术进步; 二氧化碳排放; 反弹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在引入指数分解与生产理论分解相结合的综合分解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中国各区域各大产业二氧化碳排放变动的驱动因素,计算了各驱动因素的碳排放变动效应,从数量上明确了技术进步在二氧化碳减排过程中的关键性作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致性宏观二氧化碳反弹效应研究框架,定量分析了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同产业二氧化碳排放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有:(1)2005—2015年期间,二氧化碳减排主要依赖技术进步的推动,技术进步带来的理论减排率为5.66%,能源结构调整、效率提升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对碳减排的影响并不显著;资本和劳动力对能源的替代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二氧化碳的减排。(2)中国宏观经济层面基于技术进步的反弹效应平均为62%,实际减排率为2.1%。(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反弹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但差异有逐渐收敛的趋势;现阶段解决中国碳排放问题需要全面推进,分步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32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21]  
An empirical study of direct rebound effect for passenger transport in urban China[J] . H. Wang,P. Zhou,D.Q. Zhou.Energy Economics . 2011 (2)
[22]   Examining the driving forces for improving China's CO2 emission intensity using the decomposing method [J].
Tan, Zhongfu ;
Li, Li ;
Wang, Jianjun ;
Wang, Jianhui .
APPLIED ENERGY, 2011, 88 (12) :4496-4504
[23]  
CO 2 emissions,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China[J] . James B. Ang.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9 (10)
[24]   中国工业部门能源消费反弹效应的估算——基于技术进步视角的实证研究 [J].
国涓 ;
凌煜 ;
郭崇慧 .
资源科学, 2010, 32 (10) :1839-1845
[25]   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 [J].
魏巍贤 ;
杨芳 .
统计研究, 2010, 27 (07) :36-44
[26]   中国能否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基于DEA方法的评价与模拟 [J].
魏楚 ;
杜立民 ;
沈满洪 .
世界经济, 2010, 33 (03) :141-160
[27]   能源回弹效应测算的改进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J].
王群伟 ;
周德群 .
管理学报, 2008, (05) :688-691
[28]   中国省区三次产业资本存量估计 [J].
徐现祥 ;
周吉梅 ;
舒元 .
统计研究, 2007, (05) :6-13
[29]   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回报效应的估算 [J].
周勇 ;
林源源 .
经济学家, 2007, (02) :45-52
[30]  
What causes the change in energy demand in the economy?[J] . Shinichiro Okushima,Makoto Tamura.Energy Economics .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