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阿尔金—柴北缘高压-超高压变质带研究进展、问题及挑战

被引:51
作者
张建新 [1 ]
孟繁聪 [1 ]
CGMattinson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Department of Geological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tanford University,Stanford CA - USA
关键词
南阿尔金—柴北缘; HP/UHP变质带; HP/UHP变质单元; 多阶段俯冲;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7.03.013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南阿尔金—柴北缘高压-超高压(HP/UHP)变质带为近10年来所新厘定,它分布在青藏高原北缘,延伸近1000km,被阿尔金断裂分成南阿尔金和柴北缘两部分,以含少量榴辉岩、石榴橄榄岩和含柯石英的片麻岩为特征。根据野外地质观察、岩石组合分析及其岩石学特征,可把南阿尔金—柴北缘HP/UHP变质带划分为6个HP/UHP变质单元,从西向东分别是:江尕勒萨依榴辉岩-片麻岩单元(JSU);巴什瓦克石榴橄榄岩-高压麻粒岩单元(BWU);鱼卡—落凤坡榴辉岩-片麻岩(片岩)单元(YLU);绿粱山石榴橄榄岩-高压麻粒岩单元(LLU);锡铁山榴辉岩-片麻岩单元(XTU);都兰榴辉岩-片麻岩单元(DLU)。研究显示,6个HP/UHP变质单元在岩石组合、形成的温度压力条件及变质演化历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榴辉岩相变质时代变化在420~500Ma之间,可能反映了早古生代沿南阿尔金—柴北缘HP/UHP变质带的多阶段或穿时性的俯冲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26 / 545
页数:20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1]   北阿尔金HP/LT蓝片岩和榴辉岩的Ar-Ar年代学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于胜尧 ;
陈文 ;
陈松永 .
中国地质, 2007, (04) :558-564
[2]   龙首山岩群碎屑锆石SHRIMP U-Pb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J].
董国安 ;
杨宏仪 ;
刘敦一 ;
张建新 ;
曾建元 ;
万渝生 .
科学通报, 2007, (06) :688-697
[3]   柴北缘鱼卡河榴辉岩围岩的变质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J].
陈丹玲 ;
孙勇 ;
刘良 .
地学前缘, 2007, (01) :108-116
[4]   阿尔金江尕勒萨依榴辉岩和围岩锆石LA-ICP-MS微区原位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刘良 ;
张安达 ;
陈丹玲 ;
杨家喜 ;
罗金海 ;
王超 .
地学前缘, 2007, (01) :98-107
[5]   柴北缘绿梁山高压基性麻粒岩的变质演化历史:岩石学及锆石SHRIMP年代学证据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于胜尧 ;
戚学祥 .
地学前缘, 2007, (01) :85-97
[6]   柴北缘鱼卡榴辉岩的pT演化历史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杨经绥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5, (04) :245-254
[7]   柴北缘锡铁山早古生代HP/UHP变质作用后的构造热事件——花岗岩和片麻岩的同位素与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J].
孟繁聪 ;
张建新 ;
杨经绥 .
岩石学报, 2005, (01) :47-58
[8]   阿尔金超高压(>7GPa)片麻状(含)钾长石榴辉石岩——石榴子石出溶单斜辉石的证据 [J].
刘良 ;
陈丹玲 ;
张安达 ;
孙勇 ;
王焰 ;
杨家喜 ;
罗金海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5, (02) :105-114
[9]   南阿尔金含假蓝宝石高压基性麻粒岩及其意义 [J].
张建新 ;
孟繁聪 .
科学通报, 2005, (02) :167-171
[10]   阿尔金超高压花岗质片麻岩中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J].
张安达 ;
刘良 ;
孙勇 ;
陈丹玲 ;
王焰 ;
罗金海 .
科学通报, 2004, (22) :2335-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