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玉米合成群体选系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5
作者
苏俊
刘志增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玉米; 合成群体; 配合力; 杂种优势;
D O I
10.13430/j.cnki.jpgr.2007.04.009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通过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和泰来的两点试验,以玉米自交系Mo17、B73、444和丹340为测验种,对从群体品综1号、中综3号和陕综5号选育的18份自交系进行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以探讨群体选系在我国东北早熟玉米区的利用途径。结果表明,供试自交系间一般配合力存在较大差异;陕综5号群体选系HR14、HR17和HR15、中综3号选系HR9和HR8、品综1号选系HR4的一般配合力较高。在供试的72个组合中HR15×丹340、HR17×丹340、HR9×Mo17、HR14×丹340、HR7×B73、HR8×B73、HR6×444、HR5×丹340产量的特殊配合力及对照优势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依据特殊配合力及对照优势分析,中综3号选系与旅大红骨群、陕综5号选系与兰卡斯特群、品综1号选系与瑞德群遗传关系较近。结合育种实践,在我国北方早熟春玉米区陕综5号×旅大红骨、中综3号×瑞德或兰卡斯特、品综1号×旅大红骨或唐四平头可能组成较大利用潜力的杂种优势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436 / 4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郑单958带给我们的创新思路和发展机遇 [J].
张世煌 .
玉米科学, 2006, (06) :4-6
[2]   CIMMYT和我国玉米种质群体的配合力及杂种优势分析 [J].
杨爱国 ;
张世煌 ;
李明顺 ;
荣廷昭 ;
潘光堂 .
作物学报, 2006, (09) :1329-1337
[3]   早熟优良玉米自交系新自224-1的选育研究 [J].
阿布来提·阿布拉 ;
梁晓玲 ;
冯国郡 ;
李铭东 ;
黄永亮 .
新疆农业科学, 2005, (03) :147-149
[4]   美国玉米种质78599的利用与改良 [J].
张仁和 ;
夏建刚 ;
薛吉全 ;
师公贤 .
中国农学通报, 2004, (06) :128-130
[5]   改良HS相互轮回选择法对两个玉米群体的改良 [J].
彭泽斌 ;
田志国 ;
刘新芝 .
作物学报, 2004, (12) :1204-1209
[6]   玉米自交系沈137的选育及应用 [J].
刘元芝 ;
张振平 ;
张洪钧 ;
范雷 .
杂粮作物, 2004, (02) :69-71
[7]   新世纪初发展我国玉米遗传育种科学技术的思考 [J].
荣廷昭 ;
李晚忱 ;
潘光堂 .
玉米科学, 2003, (S2) :42-53
[8]   适合中国南方生态区玉米优良群体的创建与改良 [J].
杨俊品 ;
周家华 ;
唐海涛 .
玉米科学, 2003, (04) :15-18
[9]   玉米优异地方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 [J].
李凤艳 ;
张兴华 ;
张仁和 .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03, (03) :225-227
[10]   外来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产量配合力分析及其遗传关系的研究 [J].
番兴明 ;
谭静 ;
杨峻芸 ;
刘峰 ;
黄必华 ;
黄云霄 .
中国农业科学, 2002, (07) :743-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