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雪对玛曲局地微气象特征影响的观测研究

被引:11
作者
李丹华 [1 ,2 ]
文莉娟 [2 ]
隆霄 [1 ]
陈世强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寒区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积雪; 反照率; 温度梯度; 风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1.6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2011年12月至2012年3月中国科学院黄河源区气候与环境综合观测研究站提供的玛曲站的观测资料,通过对比分析三次积雪过程及其前期无雪时的近地层气象要素特征,研究了积雪对大气温度层结特征的影响。观测结果表明:降雪前降温较快,由冷空气过境引发的降雪过程可使2.35 m高处日最高、最低气温24 h降低10℃,雪后气温回升较慢,平均速率为2.5℃·d-1。温度梯度值白天为负值、夜晚为正值,7.17 m以下温度梯度绝对值较大,平均为0.4℃·m-1,7.17~18.15 m温度梯度绝对值较小,其值不足0.2℃·m-1,到18.15 m绝对值减小到0.05℃·m-1;当地表有积雪覆盖时,早上温度随高度减小的变化趋势出现时间比无雪覆盖时落后1 h,傍晚温度随高度增大的变化趋势较之提前1 h出现。积雪可减小白天气温分布范围,第二次积雪过程由于风速较大减小较明显。除晴天11:00—16:00 4.2~7.17 m,积雪存在将减小各层温度梯度绝对值;晴天11:00—16:00 4.2~7.17 m温度梯度绝对值比2.35~4.2 m偏大,当有积雪覆盖时偏大幅度明显增大,出现这种异常主要是受4.2 m偏暖的影响,这种偏暖现象可能是由观测场内外下垫面植被覆盖不同而引起的温度平流所致,当风速较大时,将破坏这种平流作用,不同高度温度趋于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330 / 33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藏北高原地表温度对气候变化响应的初步分析 [J].
黄芳芳 ;
马伟强 ;
李茂善 ;
马耀明 .
高原气象 , 2016, (01) :55-63
[2]   2001-2012年青藏高原积雪覆盖率变化及地形影响 [J].
郭建平 ;
刘欢 ;
安林昌 ;
王鹏祥 ;
高梅 .
高原气象 , 2016, (01) :24-33
[3]   青藏高原冬春雪深年代际变化与南亚高压可能联系 [J].
周利敏 ;
陈海山 ;
彭丽霞 ;
许蓓 .
高原气象, 2016, 35 (01) :13-23
[4]   青藏高原积雪对气候反馈的初步研究 [J].
肖林 ;
车涛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 (06) :1066-1075
[5]   融雪期天山西部森林积雪表面能量平衡特征 [J].
陆恒 ;
魏文寿 ;
刘明哲 ;
洪雯 ;
韩茜 .
山地学报, 2015, (02) :173-182
[6]   2010年新疆北部暴雪异常的环流和水汽特征分析 [J].
李如琦 ;
唐冶 ;
肉孜·阿基 .
高原气象, 2015, 34 (01) :155-162
[7]   春季欧亚大陆积雪对春夏季南北半球大气质量交换的可能影响 [J].
卢楚翰 ;
管兆勇 ;
李震坤 ;
金大超 ;
秦育婧 .
大气科学, 2014, (06) :1185-1197
[8]   青藏高原春季积雪多、少年中低层环流对比分析 [J].
唐红玉 ;
李锡福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14, 33 (05) :1190-1196
[9]   青藏高原植被变化对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J].
张少波 ;
陈玉春 ;
吕世华 ;
李锁锁 ;
王少影 .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1236-1245
[10]   新疆冰川、积雪对气候变化的响应(Ⅰ):水文效应 [J].
沈永平 ;
苏宏超 ;
王国亚 ;
毛炜峄 ;
王顺德 ;
韩萍 ;
王宁练 ;
李忠勤 .
冰川冻土, 2013, 35 (03) :513-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