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估算稻田蒸散的误差分析

被引:10
作者
刘斌 [1 ,2 ]
胡继超 [1 ,2 ]
赵秀兰 [3 ]
张雪松 [2 ]
张富存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气象环境研究中心
[2]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3]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
关键词
稻田蒸散; Penman-Monteith模型; 储热项; 阻力; 大气稳定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61.4 [蒸发与蒸腾];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通过对Penman-Monteith模型(PM模型)进行微分处理,从理论上分析了土壤热通量、储热项、表面层阻力和空气动力学阻力对PM模型模拟稻田蒸散的误差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储热项修正和稳定度修正建议,并对水稻4个生育期修正后的PM模拟结果与原始模型模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表明:按照一般量级关系,净辐射、土壤热通量、储热项、表面层阻力、空气动力学阻力误差分别为5%、10%、100%、20%和20%时,对蒸散误差的贡献率分别为26.8%、5.36%、53.6%、11.11%、3.17%。在水稻移栽-拔节、拔节-抽穗、抽穗-灌浆、成熟4个生育期,10cm土层的储热量均大于田间水层的储热量,且土层和水层储热量均随生育期推进而降低。水层储热在前两个生育期对蒸散的影响比后两个生育期大,与原始模拟值相比,前两个生育期仅考虑土壤储热修正后7:00-14:00蒸散降低幅度为0.04~0.073、0.02~0.11mm·h-1,仅考虑水层储热修正后蒸散降低幅度为0.006~0.038、0.003~0.015mm·h-1;仅考虑空气动力学阻力修正后4个生育期的蒸散值平均降低了0.00064、0.0134、0.0055、0.0024mm·h-1。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三江平原典型下垫面FAO Penman-Monteith模型适用性分析[J]. 贾志军,韩琳,王鸽,张通顺. 应用生态学报. 2014(05)
[2]   黄土高原地区生长季参考作物蒸散量对主要气象要素的敏感性分析 [J].
张调风 ;
张勃 ;
梁芸 ;
韩兰英 ;
刘秀丽 ;
王东 .
中国农业气象, 2013, 34 (02) :162-169
[3]  
An Assessment of Storage Terms in the Surface Energy Balance of a Subalpine Meadow in Northwest China[J]. 王润元,张强.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1(03)
[4]   气孔导度对CO2浓度变化的模拟及其生理机制 [J].
王建林 ;
温学发 .
生态学报, 2010, 30 (17) :4815-4820
[5]   鲁北地区地膜覆盖对棉花需水量、作物系数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左余宝 ;
逄焕成 ;
李玉义 ;
田昌玉 ;
唐继伟 .
中国农业气象, 2010, 31 (01) :37-40
[6]   蒸散的测定和模拟计算研究进展 [J].
胡继超 ;
张佳宝 ;
冯杰 .
土壤, 2004, (05) :492-497
[7]   大气稳定度对农田蒸散计算准确性的影响 [J].
周英,申双和,张红卫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4, (01) :93-96
[8]  
冬小麦和夏玉米气孔阻力与冠层阻力监测与估算方法研究[D]. 李召宝.华中农业大学. 2010
[9]  
稻田双源蒸散模型研究[D]. 贾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8
[10]  
蒸发和蒸散的测定与计算[M]. 气象出版社 , 裴步祥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