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跃进”饥荒成因再辩——政治权利的视角

被引:8
作者
刘愿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集体积累; 饥荒; 政治权利;
D O I
10.13821/j.cnki.ceq.2010.03.005
中图分类号
D651 [1949年10月~1966年5月];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摘要
针对杨涛和范子英提出的评论意见,本文再次澄清以下问题:森的食物获取权理论是否适用于计划经济下的饥荒分析,"大跃进"运动中农村人民公社的集体高积累是否减少了农民口粮消费,大饥荒成因实证研究中的计量问题。最后,本文提出,发展一个包括政治权利在内的饥荒理论,是深入理解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下饥荒问题的钥匙。
引用
收藏
页码:1177 / 118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探讨大饥荒的成因:集权、计划失误与政治行为的影响 [J].
杨涛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143-1150
[2]  
从退堂权的失而复得看“大跃进”饥荒的成因和教训[J] 文贯中;刘愿; 经济学(季刊) 2010,
[3]   “大跃进”运动与中国1958—1961年饥荒——集权体制下的国家、集体与农民 [J].
刘愿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119-1142
[4]   关于大饥荒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J].
范子英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1151-1162
[5]  
四季青蔬菜生产合作社的公共食堂是怎样办起来的?[J] 胡代光 北京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1958, 04
[6]  
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Z] 中国统计出版社 1949-1998,
[7]  
The long-term health and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1959–1961 famine in China[J] Yuyu Chen;Li-An Zhou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 2007,
[8]  
贫困与饥荒[M] (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王宇;王文玉译; 商务印书馆 2001,
[9]  
“大锅饭”[M] 罗平汉著;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1,
[10]  
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M] 薄一波著; 人民出版社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