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网络公共空间与乡土公共性再生产
被引:18
作者:
方晓红
牛耀红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来源:
关键词:
网络公共空间;
公共性;
移动互联网;
D O I:
10.13786/j.cnki.cn14-1066/g2.2017.03.001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C913.4 [文教、卫生];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030301 ;
1204 ;
摘要:
村民借助移动互联网从私人领域走向网络公共空间,就共同关注的问题展开商讨和行动,实现从“村民”到“网民”再到“公民”的转化。村民通过网络公共生活复兴,使分散在不同时空中的个体再聚合,密切社会交往,重构社会连接,实现“网络共在”。村民通过网络公共参与重建乡土舆论,重构乡约民规,重兴乡土精神,达成“舆论共识”。村民通过网络动员、组织共同参与乡村公共事务,促进“共同行动”。网络公共空间建构了新型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平台和机制,经由传播实现了村民从“共”到“公”的转化,在讨论和行动中拓展了“公”的边界,再生产了乡土公共性。传播构成了网络公共交往,传播生成了网络公共舆论,传播促成了网络公共行动,因此传播生成公共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2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