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改良型生物稳定塘对滇池流域受污染河流净化效果
被引:17
作者:

赵学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虢清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周广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许振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机构:
[1] 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2]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生物稳定塘;
受污染河流;
净化效果;
滇池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滇池流域大清河生物稳定塘系统中的水质净化效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各塘中的浮游藻类种类组成、细胞密度和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污水流经预处理塘、好氧塘、水生植物塘、养殖塘的过程中,pH、DO、叶绿素a浓度呈逐渐上升趋势,TN、TP、NH4+-N、BOD5和COD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生物稳定塘系统对TN、TP、NH4+-N、BOD5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29.29%,48.68%,33.68%,68.14%和71.25%。叶绿素a浓度和pH(r=0.955,P<0.05)、DO(r=0.992,P<0.01)显著正相关,而和TN(r=-0.936,P<0.05)、TP(r=-0.925,P<0.05)以及NH4+-N(r=-0.927,P<0.05)等显著负相关。在塘系统中,共出现浮游藻类53种,藻类种类数和生物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总细胞密度呈下降趋势;塘系统中共出现6种藻类优势种,其中绿色微囊藻和惠氏微囊藻细胞密度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梅尼小环藻、啮蚀隐藻、美丽网球藻和球囊藻细胞密度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滇池入湖河流大清河河口段浮游藻类格局研究[J]. 生态科学, 2008, (04) : 212 - 216吴乃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徐耀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蒋万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黄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2] 不同水生植物对滇池入湖河道污水净化效能的比较[J]. 生态环境, 2008, (04) : 1385 - 1389黄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唐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大清河河口水体自净能力实验[J]. 生态学报, 2007, (11) : 4736 - 4742谭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求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毛劲乔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李伟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生态稳定塘系统在城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J]. 水处理技术, 2006, (11) : 68 - 70刘汝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曲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济南市供水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于水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 [5] 低溶解氧对苦草生长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 670 - 67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春忠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莆田市水产科学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史加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中科水治理公司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三峡库区四条支流藻类多样性评价及“水华”防治[J]. 中国环境科学 , 2006, (03) : 337 - 34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况琪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胡征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蔡庆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高效藻类塘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J]. 中国给水排水, 2006, (05) : 35 - 39黄翔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池金萍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何少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旭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殿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周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黑臭河道生物修复中3种不同增氧方式比较研究[J]. 生态环境, 2005, (06) : 816 - 821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刘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江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刘思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 [9] 黑臭河道生物修复中氧化塘应用研究[J]. 生态环境, 2005, (06) : 822 - 826江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李开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刘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杨永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广州市恒兆环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 [10] 水生植物净化水环境与水生植被的修复[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农学卷, 2005, (02) : 65 - 68+11郭和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卢小良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