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3 条
扬子地块东北缘多期叠加变形及形成演化
被引:29
作者: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侯明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李怀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吴跃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孙乘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机构:
[1] 安徽省区域地质调查所
[2] 国土资源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扬子地块东北缘;
多期叠加变形;
重力滑覆逆冲;
印支期;
燕山期;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3.04.003
中图分类号:
P542.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扬子地块东北缘的地层序列研究进展、多期叠加变形特征等作了较系统阐明。识别出在中三叠世末至早侏罗世前,由深层滑脱折离剪切形成的区域性NW-NWW向,向西倒覆褶皱,并被随后的主期变形所叠加,形成一系列以NE向为主,在早期褶皱正常翼上为背、向斜,在倒转翼上为背形向斜、向形背斜褶皱带。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间形成滑覆逆冲构造,并随着北侧的大别山地,南部的皖南山地急剧抬升,在安徽宣州市北至贵池市南,形成由山地向盆地中心,因重力相向滑覆冲断形成的对冲带。在重新认识区内构造演化的基础上,对动力学作了初步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13 / 32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
岳西菖蒲地区超高压变质带内的构造地层序列与叠加褶皱型式
[J].
钱存超
;
汤加富
;
高天山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3, (03)
:212-221

钱存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高天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大别造山带南缘浅粒岩的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高天山
;
李惠民
;
汤加富
;
侯明金
.
中国地质,
2002, (03)
:301-304

高天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

李惠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

侯明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地质调查院
[3]
宿松群、红安群、海州群的时代归属与讨论
[J].
汤加富
;
侯明金
;
高天山
;
钱存超
.
地质通报,
2002, (03)
:166-171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侯明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高天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钱存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
[4]
江苏茅山构造──滑覆反序叠置造山
[J].
徐学思
;
胡连英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3)
:280-285

徐学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胡连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苏南京
[5]
扬子板块俯冲的构造加积楔
[J].
周建波
;
郑永飞
;
李龙
;
谢智
.
地质学报,
2001, (03)
:338-352

周建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谢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
[6]
安徽大别山及邻区区域地质调查进展与问题讨论
[J].
汤加富
;
钱存超
;
娄清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2)
:128-136

汤加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钱存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娄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7]
下扬子北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研究
[J].
涂荫玖
;
刘湘培
;
汪祥云
;
吴明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1, (01)
:9-26

涂荫玖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安徽蚌埠

刘湘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安徽蚌埠

汪祥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安徽蚌埠

吴明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地质队!安徽蚌埠
[8]
中朝地块与扬子地块碰撞的时限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震旦纪—侏罗纪沉积环境的演变
[J].
李锦轶
.
地质学报,
2001, (01)
:25-34

李锦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
巢湖推覆构造
[J].
徐家聪
;
夏军
.
安徽地质,
2000, (04)
:261-264

徐家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夏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安徽省地质调查院!安徽合肥
[10]
安徽黄栗树地区流变褶皱及其构造意义
[J].
陈柏林
;
董法先
;
罗明光
;
刘建民
;
李建设
;
李中坚
.
地质通报,
2000, (04)
:390-395+429

陈柏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董法先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罗明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刘建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李建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李中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