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贵高原东段山地MCC的普查和降水特征

被引:10
作者
杨静 [1 ,2 ]
杜小玲 [1 ]
齐大鹏 [1 ]
罗喜平 [1 ]
机构
[1] 不详
[2] 贵州省气象台
[3] 不详
[4] 贵州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试验室
[5] 不详
关键词
云贵高原东段山地; MCC; 降水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2006-2010年夏季FY静止气象卫星1 h间隔相当黑体亮温TBB、高空及地面天气观测、贵州85个气象站降水和2010年乡镇加密观测自动站逐时降水数据,普查云贵高原东段山地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统计分析了MCC的时空特征、强度特征、生命史、移动路径及其降水分布和强度特征。结果表明,夏季云贵高原东段山地MCC主要出现在5-7月,MCC形成时间在19:00(北京时,下同)至次日03:00,生命史普遍在8 h以上;发展为MCC的初生对流云团主要生成在13:00-18:00,初生源地主要出现在贵州西部区域(103°E-105.6°E、25°N-27.5°N),贵州西部边缘涡是造成对流云团频繁生成的直接影响系统;贵州山地MCC内部最大降水集中在MCC形成中心的西北和东北象限,且距MCC形成中心3个经纬度范围内,山地短历时强降水出现在MCC的发展成熟阶段,在临近预报中可以将TBB≤-70℃的区域作为重点监测防范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249 / 126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贵州望谟初夏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
    杜小玲
    杨静
    彭芳
    许可
    [J]. 高原气象, 2013, 32 (05) : 1400 - 1413
  • [2] 云南突发性特大暴雨过程成因分析
    许美玲
    尹丽云
    金少华
    朱莉
    许迎杰
    [J]. 高原气象 , 2013, (04) : 1062 - 1073
  • [3] 广西一次特大暴雨的MCC演变过程及结构特征分析
    黎惠金
    李向红
    黄芳
    李江南
    覃昌柳
    [J]. 高原气象, 2013, 32 (03) : 806 - 817
  • [4] 应用新型辐散方程诊断“6.28”关岭大暴雨的激发和维持机制
    杜小玲
    彭芳
    吴古会
    杨静
    [J]. 高原气象 , 2013, (03) : 728 - 738
  • [5] 中尺度西南涡、切变线对“07.7”贵州西部暴雨影响的分析与模拟
    池再香
    杜正静
    赵群剑
    姚敏
    龚雪芹
    [J].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 929 - 938
  • [6] 黔西南一次中尺度暴雨的数值模拟诊断研究
    乔林
    陈涛
    路秀娟
    [J]. 大气科学, 2009, (03) : 537 - 550
  • [7] 广西和贵州MCC暴雨过程综合分析
    井喜
    陈见
    胡春娟
    井宇
    屠妮妮
    王东海
    张人禾
    [J]. 高原气象, 2009, 28 (02) : 335 - 351
  • [8] 东北地区中北部的一次区域暴雨天气——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特征分析
    姬菊枝
    王开宇
    方丽娟
    周传瑞
    陶国辉
    [J]. 自然灾害学报, 2009, 18 (02) : 101 - 106
  • [9] 2006-06-13贵州省望谟县大暴雨的诊断分析
    李登文
    杨静
    乔琪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8, (04) : 511 - 519
  • [10] 1993~1996黄海及其周边地区MαCS的普查分析
    郑永光
    朱佩君
    陈敏
    白洁
    王立琨
    李亚萍
    魏雪
    陶祖钰
    [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66 -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