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台风(2005)暴雨过程数值模拟及位涡分析

被引:3
作者
郭煜 [1 ,2 ]
寿绍文 [1 ,2 ]
岳彩军 [3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3] 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
基金
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台风暴雨; 位涡; 等熵面;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WRF模式对2005年"海棠"台风登陆福建省前后24h内所造成的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利用模式输出结果,借助位涡理论分析位涡与台风低压流场及降水的关系,并结合对风场、相当位温、相对湿度等诊断量的分布特征分析,探讨了台风强降水的发展和维持机制。结果表明,310K等熵面上高位涡发展演变较好反映了台风低压系统路径移动以及强度变化的过程。暴雨中心主要出现在位涡大值区及其偏东北方向,且位涡气块回旋少动,与暴雨的发展维持密切相关。高位涡区主要位于等熵面坡度和梯度最大处,当等熵面上下贯通,对流层高层的高位涡沿等熵面下传,形成位涡柱时,有利于暴雨增幅。台风环流内水汽充足,上升运动强烈,也有助于此次台风降水强度持续强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