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主渠道”观点批判

被引:4
作者
柯登地
机构
[1]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实验中学浙江台州
关键词
素质教育; 课堂; 主渠道; 批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3.3 [教材研究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创造素质教育环境条件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看,“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这一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实施素质教育的渠道应该而且必须是三个,即社会、学校和家庭。而课堂既不能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不能替代学校而与社会、家庭并列为三渠道。在当前学校和课堂被不切实际地赋予了各种难以承担的教育责任的情况下,就需要更多地引导人们去认识社会和家庭对于教育应该负有的责任。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家庭预防——儿童自主性的培养 [J].
邹晓燕 .
教育科学 , 2002, (02) :54-55
[3]   建设少年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要素 [J].
孟育群 ;
李强 ;
不详 .
教育科学 , 2001, (03) :59-61
[4]   素质教育政策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J].
蒋建华 .
教育研究, 2001, (07) :40-43
[5]   回归现实生活的道德教育 [J].
刘济良 .
教育科学 , 2001, (02) :46-48
[6]   关于社会教育的几点思考 [J].
王雷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 (02) :1-4
[7]   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J].
谈松华 .
人民教育, 2000, (01) :4-6
[9]  
中国教育,还等什么?[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杨晓升编著, 2001
[10]  
课堂教学社会学[M].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吴康宁主编,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