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尊重与“尊重的教育”

被引:21
作者
王澍
柳海民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尊重; “尊重的教育”; 本体内涵; 理论前提;
D O I
10.16164/j.cnki.22-1062/c.2009.03.024
中图分类号
G40 [教育学];
学科分类号
040101 ; 120403 ;
摘要
尊重为个体与人类生活所必须,"尊重的教育"更是当代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与实践课题。本论文分析了"尊重的教育"的理论内涵与前提性问题,指出了"尊重的教育"是兼具目的与过程、感性与理性、认知与行动的教育理论;在理论前提上,笔者分析了"尊重的教育"何以是积极的教育,尊重的逻辑来源以及尊重的价值基础,以期更全面地透视"尊重的教育"的本体内涵。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坚持以科学精神为主导的教育研究观问题 [J].
于伟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4) :142-148
[2]   人的本质和“不完整主体”理论及其应用 [J].
刘建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22-128
[3]   学会选择是成长——对“尊重”教育的一点感受 [J].
李德顺 .
当代青年研究, 2004, (06) :7-8
[4]  
教育思想的演进.[M].(法) 涂尔干 (Durkheim;E.)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教育人类学.[M].(德)O.F.博尔诺夫(OttoFridrichBollnow)著;李其龙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  
道教哲学.[M].卢国龙著;.华夏出版社.1997,
[7]  
西方伦理学简史.[M].(苏)古谢伊诺夫(Гусейнов;А.);(苏)伊尔利特茨(Иррлитц;Г.)著;刘献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8]  
什么是教育.[M].(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著;邹进译;.三联书店.1991,
[9]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李泽厚著;.人民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