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多台波速比研究

被引:15
作者
张学民 [1 ]
张天中 [2 ]
李永红 [3 ]
李霞 [3 ]
刁桂苓 [4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3] 山东省地震局
[4] 河北省地震局
关键词
波速比; P波到时; S波到时; 相关系数; 山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31 [];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文中从多台计算波速比方法的原理入手,对不同公式计算的波速比差异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在原理一致的条件下,波速比差异主要与拟合过程中自变量的选取及2组数据的相关系数有关。利用2002年1月至2005年7月山东省境内及江苏省北部共52个数字及模拟台站的地方震P波和S波到时资料,选取有4个以上记录台站的地震。整个研究区域的平均波速比为1.716,反映了这个地区的波速比相对于华北其他地区偏高。将研究区域划分为1°×2°的单元,并剔除距离震中过远的台站,以保证区域特征能得到反映。通过对比不同单元的平均波速比发现,34°37°,115°119°的平均波速比明显高于其他单元,而它们正好分布在郯庐断裂的两侧,应该与该地区上地壳的岩石性质及震源深度分布范围较宽导致的平均效应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首都圈平均波速比分析 [J].
赵明淳 ;
刁桂苓 ;
张学民 .
西北地震学报, 2005, (03) :246-250+254
[2]   安徽及邻区平均波速比的测定及研究 [J].
李敏莉 ;
刘东旺 ;
刘泽民 ;
闫素萍 .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5, (01) :22-27
[3]   华北地区地下介质波速比值(VP/VS)研究 [J].
张学民 ;
刁桂苓 ;
束沛镒 ;
刘素英 .
地震地质, 2004, (02) :305-317
[4]   应用多台法测定华北地区地壳的平均波速比 [J].
黎明晓 ;
张晓东 .
地震, 2004, (01) :163-169
[5]   上地幔三维S波速度结构与大别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俯冲折返机制探讨 [J].
赵志新 ;
徐纪人 ;
许志琴 .
岩石学报, 2004, (01) :157-164
[6]   苏鲁交界及南黄海地区地震波速比的变化特征 [J].
周焕鹏 .
地震, 1994, (02) :36-44
[7]   北京和张家口地区地壳平均波速比的联合测定 [J].
傅征祥 ;
程燕 .
地震, 1988, (04)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