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域的句法分析——以粤语“先”为例

被引:10
作者
邓思颖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
关键词
言域; 义务情态; 祈使句; 框式结构; 粤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78 [粤语(广东话、白话)];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刘丹青(2008)参照沈家煊(2003)提出的"行、知、言"三域的框架,认为粤语的后置成分"先"具有跨域的用法。文章在此基础上,继续探讨粤语"先"的语法特点,并从句法学的角度,分析表示言域的"先"的句法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了2”的行、知、言三域 [J].
肖治野 ;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9, (06) :518-527+576
[2]   粤语句末“住”和框式虚词结构 [J].
邓思颖 .
中国语文, 2009, (03) :234-240+288
[3]   三个世界 [J].
沈家煊 .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8, (06) :403-408+480
[4]   粤语框式虚词结构的句法分析 [J].
邓思颖 .
汉语学报, 2006, (02) :16-23+95
[5]   粤语疑问句末“先”字的句法特点 [J].
邓思颖 .
中国语文, 2006, (03) :225-232+287
[6]   复句三域“行、知、言”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3, (03) :195-204+287
[7]  
现代汉语祈使句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袁毓林著, 1993
[8]  
广州话研究与教学[M]. 中山大学出版社 , 郑定欧主编, 1993
[9]  
THE SYNTAX OF TWO APPROXIMATIVES IN CANTONESE: DISCONTINUOUS CONSTRUCTIONS FORMED WITH ZAI6 / 粵語兩個表示近似意義副詞的句法分析: 由“滞”形成的框式結構[J] .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