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凹陷大一段下部旋回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

被引:11
作者
黄劲松 [1 ]
刘长国 [2 ]
牟广山 [3 ]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二采油厂
[3] 大庆榆树林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关键词
贝尔凹陷; 大一段下旋回; 排替压力; 超压; 盖层封闭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层序地层划分为基础,利用岩性组合、测井曲线变化规律,并结合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将大磨拐河组一段划分为上下2个旋回.其下部旋回内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对下部南屯组油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通过对不同深度泥岩盖层取样并实测泥岩盖层的排替压力,同时根据探井的声波时差随深度变化的数据,建立了贝尔凹陷排替压力与声波时差之间关系.利用探井声波时差数据研究了大一段下部旋回内泥岩盖层的排替压力及超压特征.通过泥岩盖层单层厚度、累计厚度、泥地比、排替压力和超压的分布特征研究得到,大一段下旋回内泥岩盖层综合封闭能力以好和中等为主.通过贝尔凹陷大一段下旋回内泥岩盖层保存条件与南二段工业油气流井分布之间关系研究得到,南二段工业油流井均分布在大一段泥岩盖层综合封闭能力为好和较好的地区,表明大一段下旋回内泥岩盖层保存能力是贝尔凹陷南二段油气聚集成藏的重要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115 +115-11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乌尔逊凹陷大一段泥岩盖层封盖保存条件定量评价 [J].
姜继玉 ;
姜艳春 ;
赵玉珍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9, (02) :36-39+123
[2]   贝尔凹陷构造演化及其对沉积和油气的控制作用 [J].
侯艳平 ;
朱德丰 ;
任延广 ;
庄新国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3) :300-307
[3]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及有利勘探区预测 [J].
魏建设 ;
庞雄奇 ;
卢进才 ;
马中振 ;
徐旺林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19-25+5
[4]   乌尔逊-贝尔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J].
李明刚 ;
庞雄奇 ;
马中振 ;
徐旺林 ;
魏建设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5) :1-4
[5]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J].
刘志宏 ;
任延广 ;
李春柏 ;
柳行军 ;
张宏 ;
万传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7, (02) :151-156
[6]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J].
刘志宏 ;
万传彪 ;
任延广 ;
李春柏 ;
张宏 ;
柳行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4) :527-534
[7]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油源及油气运移研究 [J].
霍秋立 ;
汪振英 ;
李敏 ;
付丽 ;
冯大晨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3) :377-383
[8]   贝尔断陷南一段泥岩盖层和对成藏的控制作用 [J].
康德江 ;
付广 ;
吕延防 .
海洋石油, 2006, (01) :34-38
[9]   海拉尔盆地油气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 [J].
冯志强 ;
张晓东 ;
任延广 ;
吴河勇 ;
李春柏 ;
董万百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16-19+121
[10]   断陷湖盆层序地层格架中的油气聚集规律——以松辽盆地为例 [J].
郭巍 ;
刘招君 ;
董清水 ;
方石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2, (03) :23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