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59
作者
刘志宏 [1 ]
任延广 [2 ]
李春柏 [2 ]
柳行军 [1 ]
张宏 [2 ]
万传彪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特征; 变形阶段; 油气聚集; 乌尔逊-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7.02.003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是叠置于内蒙-大兴安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的中新生代盆地,主要发育白垩系和第三系、第四系,其中以下白垩统为主。乌尔逊-贝尔凹陷在中新生代经历了多期变形作用,构造特征十分复杂,主要发育4个方向的构造带,其中北东向、北东东向和南北向断层带形成较早且长期活动;北西向断层带形成较晚,对上述三个方向构造主要起改造作用。研究区的构造不仅影响了烃源岩的分布、油气运移和聚集,而且影响了圈闭的形成和油气分布,是研究区有利的油气聚集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贝尔凹陷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规律 [J].
刘志宏 ;
万传彪 ;
任延广 ;
李春柏 ;
张宏 ;
柳行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4) :527-534
[2]   施力方式对半地堑反转构造变形特征影响的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J].
马宝军 ;
漆家福 ;
于福生 ;
杨雪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2) :174-179
[3]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构造特征及变形序列 [J].
柳行军 ;
刘志宏 ;
冯永玖 ;
任延广 ;
李春柏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2) :215-220
[4]   东营凹陷伸展断弯褶皱的构造几何学分析 [J].
贾东 ;
陈竹新 ;
张惬 ;
张逸昆 ;
王良书 ;
陆建军 ;
陈小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295-302
[5]   东海盆地长江坳陷新生代反转构造研究 [J].
王锋 ;
朱文斌 ;
胡德昭 ;
徐鸣洁 ;
赵忠岩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176-181
[6]   松辽盆地十屋断陷反转构造与油气聚集 [J].
张青林 ;
佟殿君 ;
王明君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2) :182-188
[7]   海拉尔盆地构造样式分析 [J].
陈守田 ;
刘招君 ;
刘杰烈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1) :39-42
[8]   柴达木中新生代盆地演化及其控油气作用 [J].
金之钧 ;
张明利 ;
汤良杰 ;
李京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6) :603-608
[9]   海拉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下步勘探方向 [J].
冯志强 ;
任延广 ;
张晓东 ;
张吉光 ;
董万百 ;
李春柏 ;
李凤君 .
中国石油勘探, 2004, (04) :19-22+1
[10]   塔里木盆地西部断层的活动性与封闭性 [J].
刘志宏 ;
迟元林 ;
王孔伟 ;
王文革 ;
林东成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1)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