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东秦岭寒武纪构造古地理概况
被引:9
作者
:
杨家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家騄
机构
:
来源
:
地球科学
|
1988年
/ 05期
关键词
:
构造古地理;
大陆边缘;
东秦岭;
寒武纪;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提出寒武纪以商丹断裂带为界,东秦岭地区北部属中朝板块南部陆缘区,为主动大陆边缘,以双列岛弧为特征;中部和南部属杨子板块北部陆缘区,由两隆(大陆区北缘和中秦岭微板块)—凹(南秦岭盆地)组成,为被动大陆边缘。
引用
收藏
页码:473 / 4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秦岭“开”“合”史
[J].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87,
(05)
:487
-493
[2]
东秦岭北坡陶湾群首次发现介形虫类和其它生物碎屑
[J].
胡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胡德祥
;
黄思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思骥
.
地球科学,
1987,
(04)
:348
-347
[3]
东秦岭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
[J].
汤耀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汤耀庆
;
卢一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卢一伦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2)
:52
-65
[4]
秦岭古生代陆间裂谷系的演化
[J].
杨森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森楠
.
地球科学,
1985,
(04)
:53
-62
[5]
东秦岭古生代蛇绿岩套
[J].
张秋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秋生
;
朱永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永正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4,
(03)
:1
-13
[6]
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J].
王鸿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王鸿祯
;
徐成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徐成彦
;
周正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周正国
.
地质学报,
1982,
(03)
:270
-280
[7]
中国东秦岭变质地质[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张秋生主编, 1980
[8]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
共 8 条
[1]
东秦岭“开”“合”史
[J].
杨巍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巍然
.
地球科学,
1987,
(05)
:487
-493
[2]
东秦岭北坡陶湾群首次发现介形虫类和其它生物碎屑
[J].
胡德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胡德祥
;
黄思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黄思骥
.
地球科学,
1987,
(04)
:348
-347
[3]
东秦岭蛇绿岩的形成时代和构造环境
[J].
汤耀庆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汤耀庆
;
卢一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卢一伦
.
成都地质学院学报,
1986,
(02)
:52
-65
[4]
秦岭古生代陆间裂谷系的演化
[J].
杨森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杨森楠
.
地球科学,
1985,
(04)
:53
-62
[5]
东秦岭古生代蛇绿岩套
[J].
张秋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张秋生
;
朱永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朱永正
.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1984,
(03)
:1
-13
[6]
东秦岭古海域两侧大陆边缘区的构造发展
[J].
王鸿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王鸿祯
;
徐成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徐成彦
;
周正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武汉地质学院
周正国
.
地质学报,
1982,
(03)
:270
-280
[7]
中国东秦岭变质地质[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张秋生主编, 1980
[8]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 科学出版社 , 黄汲清指导, 1980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