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酸酶产生菌黑曲霉N14的诱变选育及其基因分析

被引:4
作者
彭远义
马丽苹
李春明
刘生峰
周泽扬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蚕桑学重点实验室
[2] 西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植酸酶; 黑曲霉N14; 诱变; phyA基因; 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以植酸酶产生菌黑曲霉03214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和亚硝基胍诱变,获得了产酶活性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2.3%,达422IU/ml发酵液的突变菌株黑曲霉N14,其最适pH值为2.5,最适温度为50℃。通过对黑曲霉N14植酸酶phyA基因进行PCR扩增,获得了一条长约1.5kb的特异性产物。以pMD18 T为载体,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DNA序列测定表明,目的基因片段含有植酸酶phyA基因的完整序列(GenBankAccession:AY426977),phyA基因全长1506bp,其中包含一段长102bp的内含子,编码467个氨基酸,有10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5'端有一编码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实验结果为植酸酶基因工程菌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77 / 18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黑曲霉N14植酸酶基因在巴斯德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 [J].
彭远义 ;
刘生峰 ;
李春明 ;
周泽扬 .
生物工程学报, 2004, (06) :967-971
[2]   激光诱变筛选高产植酸酶黑曲霉菌株的研究 [J].
彭益强 ;
吕凤萍 ;
贺淹才 ;
方柏山 ;
张文珍 .
激光生物学报, 2002, (06) :434-437
[3]   CN-92植酸酶产生菌的诱变选育及产酶条件的研究 [J].
许尧兴 ;
许少春 ;
钱玉英 .
微生物学杂志, 2000, (02) :11-13
[4]   植酸酶的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J].
姚斌 ;
范云六 .
生物工程学报, 2000, (01) :5-9
[5]   植酸酶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J].
陈红歌 ;
苗雪霞 ;
张世敏 ;
贾新成 .
微生物学通报, 1997, (05) :272-274
[6]   植酸酶活性的检测方法 [J].
张若寒 .
中国饲料, 1997, (05) :30-32
[7]  
Codon usage in Aspergillus nidulans[J] . Andrew T. Lloyd,Paul M. Sharp.MGG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 199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