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祁连山七一冰川暖季能量平衡及小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12
作者:

蒋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王宁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杨胜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贺建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宋高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气象灾害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七一冰川;
暖季消融期;
能量平衡;
降雨加热;
小气候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43.6 [冰川];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利用2007年7月1日至10月10日安装在七一冰川消融区的自动气象站资料,计算和讨论了能量平衡方程中的净辐射、感热和潜热通量、冰雪的热传输和降雨加热项.结果表明:净辐射是七一冰川的主要能量来源,其次是湍流感热.消融期消融耗热是主要的能量耗散,到消融末期,潜热耗热的比重开始增加.冰雪的热传导量值较小.同时还分析了暖季七一冰川区的小气候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686 / 69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2006年夏季晴天祁连山七一冰川消融与气温日变化的关系[J]. 冰川冻土, 2008, (04) : 578 - 582贺建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宁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全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藏北高原地表能量和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J]. 高原气象, 2008, (01) : 36 - 45李茂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吕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胡泽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Ishikawa Hirohiko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日本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马伟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孙方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宋敏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 [3] 祁连山七一冰川消融期间的能量平衡特征[J]. 冰川冻土, 2007, (06) : 882 - 888陈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段克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宁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蒋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贺建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宋高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珠峰北坡地区地表辐射和能量季节变化的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06) : 1237 - 1243马伟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戴有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临汾市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方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李茂善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介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 [5] 雨季前后珠峰地区近地层气象要素、辐射及能量平衡分量变化特征[J]. 高原气象, 2007, (06) : 1269 - 1275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苏中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Geo-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arth Observation,Enschede ,the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王永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冰雪对珠峰北坡绒布河谷局地环流影响的数值试验[J]. 高原气象, 2007, (06) : 1214 - 1223马舒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周立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美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
- [7] 珠峰北坡绒布河谷地面风场变化的比较研究[J]. 高原气象, 2007, (06) : 1191 - 1198周立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马舒坡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李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吴瑞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杭州市萧山区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低层大气探测部
- [8] 青藏高原东部冬季小气候特征及地表辐射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05) : 946 - 951尚伦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吕世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张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奥银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李锁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杨胜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陈世强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环境与灾害实验室
- [9] 天山南坡科契卡尔巴西冰川消融期雪面能量平衡研究[J]. 冰川冻土, 2007, (03) : 366 - 373李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时银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祁连山七一冰川物质平衡的最新观测结果[J]. 冰川冻土, 2005, (02) : 199 - 204蒲健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段克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坂井亚规子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藤田耕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松田好弘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芯与寒区环境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