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双循环的内外导向选择——贸易比较偏好视角

被引:40
作者
丁晓强 [1 ]
张少军 [1 ]
李善同 [2 ]
机构
[1]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国内经济大循环; 国际经济大循环; 贸易比较偏好; 核密度估计;
D O I
10.19616/j.cnki.bmj.2021.2.002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中国目前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入认识其参与经济循环的内外导向选择,有助于加快建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此,本文构建了省际调出与出口比较偏好指数,利用中国七年30个省级行政区的投入产出表,考察了1987—2017年中国经济循环的内外导向选择,主要发现有:在全国层面,各省份的经济循环导向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以2007年为"拐点",国内经济循环导向总体减弱,国际经济循环导向总体增强;沿海地区的经济循环导向在2017年之前以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而内陆地区的经济循环导向始终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反映了中国梯度式对外开放政策的影响;各省份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导向程度绝对差异不断扩大,反映了各省份在分工体系中的职能存在明显差异;资本密集型部门的经济循环导向以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而劳动密集型部门的经济循环导向以国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反映了中国在国际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存在部门差异;工业各部门参与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导向程度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反映了工业各部门之间的分工程度不断深化。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7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Seventy Year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 Review from the Angle of New Structural Economics [J].
Lin, Justin Yifu ;
Wang, Yan .
CHINA & WORLD ECONOMY, 2020, 28 (04) :26-50
[2]   THE MORE WE DIE, THE MORE WE SELL? A SIMPLE TEST OF THE HOME-MARKET EFFECT [J].
Costinot, Arnaud ;
Donaldson, Dave ;
Kyle, Margaret ;
Williams, Heidi .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2019, 134 (02) :843-894
[3]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border effects: The cases of China and Japan.[J].Kazunobu Hayakawa.China Economic Review.2017,
[4]  
Regional decentralization and fiscal incentives: Federalism; Chinese style.[J].Hehui Jin;Yingyi Qian;Barry R. Weingast.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2004, 9-10
[5]   Measuring Chines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J].
Poncet, S .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3, 14 (01) :1-21
[6]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 [J].
KRUGMAN, P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0, 70 (05) :950-959
[7]  
2012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M].李善同.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8]  
大国发展道路.[M].欧阳峣.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978-7-301-29402-4
[9]  
2002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M].李善同; 彭志龙; 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10]  
东亚的复兴.[M].(美)乔万尼·阿里吉(GiovanniArrighi);(日)滨下武志(TakeshiHamashita);(美)马克·塞尔登(MarkSelden)主编;马援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