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9年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19
作者
赵振 [1 ]
丁越江 [1 ]
巫波 [2 ]
别明江 [2 ]
机构
[1] 北京市海淀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食物中毒;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55.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9年食物中毒发生现况,为提高食品卫生管理水平,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2000~2009年食物中毒的发生起数、中毒人数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00~2009年海淀区食物中毒高发于夏秋季节;集体食堂是中毒的高发场所;植物性食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类型;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细菌性食物中毒。[结论]海淀区食物中毒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夏、秋季食物中毒高发,应针对不同场所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微生物污染的防控亟待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441 / 44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 [1] 海淀区1999~2006年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陈威
    虞洁红
    戴惠玲
    郭春晖
    [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04) : 383 - 385
  • [2] 1994-2003年我国766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分析
    王世杰
    杨杰
    谌志强
    张伟
    李君文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3) : 180 - 184
  • [3] 北京市2003年食物中毒事故分析与防治对策探讨
    李红
    杨文平
    [J].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05, (05) : 453 - 455
  • [4] 合川市近3年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浅析
    徐丰
    李德明
    [J]. 现代预防医学, 2005, (08) : 966 - 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