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必要性、现实困境、路径选择

被引:6
作者
刘冬冬
张新平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社会参与; 大学治理; 现实困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既是我国大学治理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步骤,也是建设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社会参与大学治理必要性的探讨是文章立意的前提条件。虽然社会参与大学治理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总体上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策略,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提升社会参与大学治理的能力与效果,为社会有效参与大学治理扫除障碍。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组织的外部控制[M]. 东方出版社 , (美)杰弗里·菲佛, 2006
[12]  
官产学三重螺旋研究[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王成军著, 2005
[13]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Mode 2”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industry–government relations[J] . Henry Etzkowitz,Loet Leydesdorff.Research Policy . 2000 (2)
[14]   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教育治理:目标、困境与路向 [J].
金绍荣 ;
刘新智 .
教育发展研究 , 2013, (05) :49-54
[15]   社会参与:创新高校多中心治理模式 [J].
朱涵 .
江苏高教, 2012, (03) :59-61
[1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促进高等教育治理的社会参与 [J].
范文曜 .
中国高教研究, 2011, (06) :1-7
[17]   聚焦高等教育治理改革 [J].
范文曜 .
复旦教育论坛, 2008, (03) :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