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成藏期次研究

被引:27
作者
饶丹 [1 ,2 ]
秦建中 [1 ,2 ]
许锦 [1 ,2 ]
施伟军 [1 ,2 ]
张志荣 [1 ,2 ]
席斌斌 [1 ,2 ]
陶国亮 [1 ,2 ]
蒋宏 [1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2]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油气成藏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单体包裹体; 混源比例; 成藏期次; 奥陶系油藏; 塔河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成藏期次长期以来争议较大,有两期、三期、多期之争,对成藏期次认识上的差异必然导致对其烃源岩层位认识上的不同,从而给油气勘探带来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经过多年的多学科联合攻关,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单体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从不同期次单个油包裹体中提取出其地球化学特征信息,直接获得了塔河油田东南部两期充注原油的有机成分信息,研究表明塔河油田东南部奥陶系油藏主要为两期成藏,第一期油包裹体以发黄色—褐色荧光、芳烃组分相对饱和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完整(nC11-nC30)、轻烃缺失等为特点,成熟度较低,为早期运移产物;第二期油包裹体以发蓝色—蓝白色荧光、饱和烃组分相对芳烃含量高、正构烷烃分布较窄(nC8-nC28)、轻烃完整等为特点,成熟度较高,为晚期轻质原油充注的特征。结合古温度、古压力模拟,混源油比例判识研究,对不同期次原油充注的时间以及贡献作了初步探讨,这对塔河油田主力烃源岩的再认识以及进一步的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8+101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应用储层流体包裹体PVTX模拟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以塔里木盆地托甫台地区为例附视频 [J].
施伟军 ;
蒋宏 ;
席斌斌 .
高校地质学报, 2012, (01) :125-132
[2]   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油藏成因 [J].
郑朝阳 ;
段毅 ;
张学军 ;
李红 .
沉积学报, 2011, 29 (03) :605-612
[3]   塔河油田混源油地球化学及多元数理统计学对比研究 [J].
陶国亮 ;
秦建中 ;
腾格尔 ;
张美珍 ;
付小东 ;
楼章华 .
高校地质学报, 2010, 16 (04) :527-538
[4]   混源油定量判析方法研究新进展 [J].
陶国亮 ;
秦建中 ;
腾格尔 ;
张美珍 ;
付小东 ;
楼章华 .
石油实验地质, 2010, (04) :377-381+386
[5]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特征 [J].
杨宁 ;
吕修祥 ;
陈梅涛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1-5+117
[6]   塔河油田成藏条件与富集规律 [J].
云露 ;
蒋华山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6) :768-775
[7]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原油中双金刚烷分布特征与油气运移 [J].
段毅 ;
王传远 ;
郑朝阳 ;
吴保祥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5) :693-696
[8]   塔里木盆地海相混源油定量识别模式及其意义 [J].
张敏 ;
黄光辉 ;
赵红静 ;
胡国艺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4) :34-39+164
[9]   塔河油田油气运移与聚集规律 [J].
顾忆 ;
邵志兵 ;
陈强路 ;
黄继文 ;
丁勇 ;
陈正辅 ;
陈江汉 ;
徐思煌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3) :224-230+237
[10]   中国典型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研究新进展(之二)——以塔里木盆地为例 [J].
金之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281-288+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