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黑麦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37
作者
许庆方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关键词
草田轮作; 填闲作物; 小黑麦; 饲草; 加工利用;
D O I
10.13817/j.cnki.cyycp.2008.04.009
中图分类号
S512.4 [小黑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第一个人工培育的谷类作物,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在我国草田轮作或填闲种植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价值。详细论述了小黑麦农艺措施对小黑麦生长情况的影响,小黑麦的种质特性,抗性生理,以及收获利用等的研究进展,提出在小黑麦饲草加工与利用方面,还应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1 条
[1]   6个小黑麦品种产量构成性状的基因效应和配合力分析 [J].
王瑞清 ;
曹连莆 ;
闫志顺 ;
李诚 ;
邵红雨 ;
李春艳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7, (03) :428-432
[2]   小黑麦产量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J].
王瑞清 ;
李诚 ;
邵红雨 ;
李春艳 ;
曹连莆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3) :3795-3796
[3]   NaCl对吸胀后小黑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J].
邵红雨 ;
孔广超 ;
任丽彤 ;
齐军仓 ;
曹连莆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6) :1589+1613-1589
[4]   小黑麦种子外观品质性状的遗传研究 [J].
王瑞清 ;
闫志顺 ;
李诚 ;
邵红雨 ;
曹连莆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1) :41-44
[5]   春性饲用小黑麦高产优质特性的综合评价 [J].
李春艳 ;
李诚 ;
孔广超 ;
曹连莆 .
麦类作物学报, 2007, (01) :146-148
[6]   六倍体小黑麦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J].
周福平 ;
孙黛珍 ;
王曙光 ;
李瑞 ;
冀彩萍 .
华北农学报, 2006, (06) :33-36
[7]   不同类型小黑麦生物产量的形成特性研究 [J].
孙建勇 ;
赵琦 ;
朱新开 ;
刘萍 ;
沈国玺 .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06, (04) :25-28
[8]   追氮量对小黑麦再生草生长和草产量的影响 [J].
朱玉国 ;
董召荣 ;
陈程 ;
李晓玲 ;
宋贺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547-550
[9]   小黑麦干草在肉羊日粮中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J].
张婵娟 ;
贾志海 ;
王润莲 ;
涂吉华 ;
朱晓萍 .
中国畜牧杂志, 2006, (19) :38-40
[10]   水分胁迫对小黑麦生理生化特性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影响 [J].
王金玲 ;
董心久 ;
田成军 ;
魏凌基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6, (05) :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