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区露天煤矿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与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25
作者
张世文 [1 ]
宁汇荣 [2 ]
许大亮 [1 ]
叶回春 [3 ]
郑印 [1 ]
张红艳 [4 ]
黄元仿 [5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2] 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
[4]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5]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遥感; 煤矿; 复垦; 植被覆盖度; 时空演变; 驱动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多时相Landsat TM遥感数据,借助于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基于不同时序植被覆盖度格点回归斜率、标准差和基末年等级转换矩阵等,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剖析了采复联动下研究区、开采区和复垦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和波动程度,进而揭示随着时间变化采复活动与植被覆盖度间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份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及其等级空间分布整体上具有一定相似性,矿山采复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区域植被覆盖度时空演变格局;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以中(Ⅳ等)、中低(Ⅲ等)为主,按多年均值计算,两者之和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以上;植被覆被度呈增加和减少的区域面积比为2∶3,相关系数在-0.9266~0.4805之间,斜率正值范围内相关性并不显著,而负值范围的-0.9266-0.895呈现不同程度显著性相关;露天采区、排土场及其周边1.5 km范围内的植被覆盖度呈显著下降趋势,且趋于一致。矿区植被恢复经历了一个"高—低—高"的周期循环,半干旱草原区复垦管护期限尽量保证在6 a以上。70%以上区域在研究时段内植被覆盖度发生转换,转换较为频繁,Ⅰ等植被覆盖度中的90%是由采矿活动转入的。露天煤矿区植被覆盖的提升有赖于矿区社会压力减少和生态恢复力提高两方面。研究成果将为露天煤矿及其所在区域生态环境科学保护与决策、恢复和治理提供信息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Spatial and temporal dynamics of vegetation in the San Pedro River basin area[J] . J Qi,R.C Marsett,M.S Moran,D.C Goodrich,P Heilman,Y.H Kerr,G Dedieu,A Chehbouni,X.X Zhang.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00 (1)
[22]   安徽省近十年植被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J].
何彬方 ;
冯妍 ;
吴文玉 ;
范伟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10) :1912-1918
[23]   应用卫星遥感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 [J].
乔玉良 ;
费燕明 ;
王栋 .
航天返回与遥感, 2009, 30 (03) :50-57
[24]   基于RS和Markov链的平朔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及预测 [J].
包妮沙 ;
白中科 ;
叶宝莹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42 (04) :654-658+664
[25]   近20年藏北草地地表参数动态变化研究 [J].
毛飞 ;
孙涵 ;
张艳红 ;
卢志光 ;
侯英雨 ;
张佳华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4) :166-171+314
[26]   基于3S技术的大型露天矿区复垦地景观变化分析 [J].
毕如田 ;
白中科 ;
李华 ;
叶宝莹 .
煤炭学报, 2007, (11) :1157-1161
[27]   基于遥感影像的露天煤矿区土地特征信息及分类研究 [J].
毕如田 ;
白中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2) :77-82+291
[28]   鄂尔多斯高原近40a气候变化研究 [J].
任健美 ;
尤莉 ;
高建峰 ;
王尚义 .
中国沙漠, 2005, (06) :82-87
[29]   锡林郭勒草原1983~1999年NDVI逐旬变化量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分析 [J].
辜智慧 ;
陈晋 ;
史培军 ;
徐明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5) :753-765
[30]   湖北大冶矿区生态环境动态遥感监测 [J].
陈华丽 ;
陈刚 ;
李敬兰 ;
丁国平 .
资源科学, 2004, (05) :132-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