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白银市可持续发展动态分析
被引:6
作者:
秦松
李易麟
南忠仁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盈余;
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白银市;
动态分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7.01.003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弄清白银市的可持续发展现状,根据2000—2004年的统计资料,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白银市的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分别进行了动态分析,并与不同尺度区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①五年平均生态足迹为1.55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4.76%;生态承载力变化不大,为0.55 hm2/人;平均生态赤字1.00 hm2/人,年均增长率为22.00%,处于一种相对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②化石燃料用地和建筑用地占生态足迹的99.97%,主要通过消耗本地的自然资源来维持区域的发展;耕地供给对生态承载力贡献率为92.38%,供给类型比较单一。③2004年的万元GDP生态足迹为2.71 hm2,相当于中国西部的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模式为粗放型、消耗型。④生态足迹特点是:大生态足迹、低生态承载力、高生态赤字。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