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果梨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被引:28
作者
辛广
张维华
张兰杰
张平
马岩松
王和福
机构
[1] 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鞍山
[2]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科学系!沈阳
关键词
南果梨果肉; 多酚氧化酶; 生理生化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1.2 [梨];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南果梨果肉中多酚氧化酶(PPO)氧化邻苯二酚的活性明显高于氧化愈创木酚和间苯二酚的活性。以邻苯二酚为底物时,其多酚氧化酶的最适pH值为6.0。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多酚氧化酶氧化产物在420nm处有吸收高峰。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量与南果梨果肉酚类含量比为40:3时,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呈最大活性。30℃下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大于40℃、20℃、10℃、0℃下以儿茶酚为底物的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0.1MVc和001MEDTA对南果梨果肉的多酚氧化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根据凝胶电泳分析,南果梨果肉多酚氧化酶同功酶有8条谱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74 / 27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马铃薯丝加工中的褐变因素及其控制 [J].
胡小松,李积宏,刘文英,喻绍春,文国强 .
食品科学, 1994, (05) :35-42
[2]  
The inhibition of the phenolase from apples peel by polyvivypyrrolidone. WalkerJ R,Hulme A C. Phytochemistry .
[3]   凝胶电泳的凝胶浓度和交联度的正确选择附视频 [J].
聂崇兴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87, (01) :50-53
[4]   高CO2和低O2对鸭梨褐变的诱导 [J].
周宏伟 ;
束怀瑞 ;
吴耕西 .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4) :400-404
[5]   莱阳茌梨果实褐变与多酚氧化酶及酚类物质区域化分布的关系 [J].
鞠志国 ;
朱广廉 ;
曹宗巽 .
植物生理学报, 1988, (04) :356-361
[6]   荔枝(Litchi chinensis)果皮多酚氧化酶的部分纯化及性质 [J].
谭兴杰 ;
李月标 .
植物生理学报, 1984, (04) :339-346
[7]  
Mayer A M Shain Y Catechol oxidase from apples the properies subcelluar locationand inhinbitors. Hare L E. Physiologia Plantarum . 1964
[8]   香蕉低温酶促褐变 [J].
蒋跃明 ;
陈绵达 ;
林植芳 ;
陈芳 .
植物生理学报, 1991, (02) :15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