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核DNA导入小麦获得矮秆优质和早熟二个新品系

被引:10
作者
柏峰
刘植义
沈银柱
何聪芬
黄占景
马闻师
葛荣朝
罗颖坤
机构
[1] 河北师范大学生物系!河北石家庄
[2]
关键词
玉米; 小麦; 外源DNA; RAPD; POD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03.5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浸胚法将玉米核DNA导入小麦,从转化后的D2代和D3代10多种变异中筛选出矮秆(株高55cm)优质(籽粒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2%、赖氨酸含量提高0.05%)和早熟(比对照早熟5~8天)两个新品系,并能稳定遗传.经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代进行RAPD和POD同工酶分析,证明供体DNA片段已进入受体并导致DNA重组,使后代基因组发生了变异.
引用
收藏
页码:260 / 2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谷类作物半粒种子的PCR分析及其在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的应用
    翟文学
    陆朝福
    朱立煌
    杨文才
    赵开军
    [J]. 生物工程学报, 1996, (04) : 416 - 421
  • [2] 导入外源总DNA获得大豆早熟新品系
    雷勃钧
    卢翠华
    钱华
    李希臣
    周思君
    吕云波
    赵铠
    刘广阳
    杨兴勇
    谢纬武
    王斌
    [J]. 作物学报, 1996, (02) : 173 - 177
  • [3] 外源DNA导入小麦后代变异株系的酯酶同工酶分析
    阎新甫,刘文轩,林秋萍
    [J]. 华北农学报, 1994, (01) : 39 - 43
  • [4] 农业分子育种 授粉后外源DNA导入植物的技术
    周光宇
    翁坚
    龚蓁蓁
    曾以申
    杨晚霞
    沈慰芳
    王自芬
    陶全洲
    黄骏麒
    钱思颖
    刘桂玲
    应苗成
    薛达元
    洪爱华
    徐英俊
    陈善葆
    段晓岚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8, (03) : 1 - 6
  • [5] 外源DNA导入水稻引起性状变异
    段晓岚
    陈善葆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5, (03) : 6 - 10+97
  • [6] 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讨远缘杂交的理论
    周光宇
    [J]. 中国农业科学, 1978, (02) : 16 - 20
  • [7] 分子生物学[M]. 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 , 阎隆飞,张玉麟主编, 1993
  • [8] PRE-GERMINATION GENOTYPIC SCREENING USING PCR AMPLIFICATION OF HALF-SEEDS
    CHUNWONGSE, J
    MARTIN, GB
    TANKSLEY, SD
    [J].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993, 86 (06) : 694 - 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