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构造-岩浆作用的独特性──以南海北部陆缘盆地系为例

被引:3
作者
邹和平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系!广州,
关键词
地洼系; 陆缘扩张; 裂谷构造; 南海北部;
D O I
10.16539/j.ddgzyckx.1998.01.001
中图分类号
P544.5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南海北部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既显示了裂谷构造的某些一般性特征,又以其位于大陆壳体与大洋壳体相互作用的东亚陆缘地带;具有复杂的动力场和应力场环境;张裂发生于华夏型地洼余动期;发育由陆变海、陆海相交替的沉积建造;出现由钙碱性岩系、双峰式岩系到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系的岩浆演化序列;形成宽阔而弥散的拉伸变形带,具条块状分割的构造格局,总体表现为由大陆盆岭型构造带(地壳张裂)发展到陆缘海盆地系(岩石圈张裂)的演变过程;强烈而持久的地壳运动,发生多幕式拉伸-造盆作用,晚期并在局部出现挤压(反转)构造;以及含丰富油气等矿产资源而展示特色。比较学研究进一步表明,地洼区的裂谷构造可以分出两种基本类型:①华夏型,其中包括东亚陆缘式和里奥格兰德陆内式两种亚型,它们是在地洼型挤压造山阶段之后发生拉伸裂陷;②东非型,它们是在古老克拉通(地台)基础上发生张裂,形成裂谷型地洼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2]   海南岛后地台造山-造盆模型:火成岩地球化学制约 [J].
邹和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7, (02) :117-123
[3]   陆缘扩张型地洼盆地系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J].
邹和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5, (04) :303-313
[4]   珠江口盆地新生代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动力学意义 [J].
邹和平,李平鲁,饶春涛 .
地球化学, 1995, (S1) :33-45
[5]   南海北部陆缘东部中生代沉积的地震反射特征 [J].
姚伯初,曾维军,陈艺中,张锡林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5, (01) :81-90
[6]   中国东南大陆中、新生代岩浆作用与壳幔演化动力学 [J].
毛建仁 .
火山地质与矿产, 1994, (02) :1-11
[7]   闽南粤东沿海北西向断裂构造的近代活动性与应力场的探讨 [J].
黄玉昆 ;
张珂 ;
王明峰 ;
邹和平 .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2, (01) :19-39
[8]   东南大陆中生代玄武岩岩石系列及其构造意义 [J].
毛建仁 ;
程启芬 .
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所刊, 1990, (04) :29-44
[9]   闽东地区燕山晚期花岗岩成岩地球化学研究 [J].
王厚亮 ;
岳书仓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讯, 1990, (01) :9-10
[10]   福州—泉州—汕头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炸地震研究 [J].
廖其林 ;
王振明 ;
王屏路 ;
余兆康 ;
吴宁远 ;
刘宝诚 .
地球物理学报, 1988, (03) :27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