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之谜(1978—2010):准中性政府、制度变迁与包容性发展

被引:3
作者
李刚 [1 ]
许跃辉 [2 ]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行政学院
关键词
准中性政府; 制度变迁; 包容性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30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现象,既不符合"华盛顿共识"标准,也无法使用主流经济学理论进行解释,被称为"中国增长之谜"。这里通过构建包含政府、市场、制度和利益集团等组织在内的分析框架,并引入准中性政府的概念,可以较好地解释中国增长之谜。准中性政府是一个在短期内依据社会主要矛盾制定有偏向的政策,但是利益集团之间相对地位的变化,导致政府无法在长期内偏向某一固定集团。也就是说,准中性政府具有短期内有偏、长期内无偏的特质。这种特质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内在机制,而准中性政府通过制度变迁的方式使中国经济增长获得强大的动力。但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也带来了收入差距过大、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采取包容性发展方式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追求包容性发展也就成了准中性政府的终极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2]   经济政治良性互动视阈下的“包容性增长” [J].
李建兵 .
湖北社会科学, 2011, (03) :16-19
[3]   “包容性增长”之辨 [J].
刘松 .
科学管理研究 , 2010, (06) :83-88
[4]   中国市场化进程的定量研究:改革开放30年市场化指数的测度 [J].
董晓宇 ;
郝灵艳 .
当代经济管理, 2010, 32 (06) :8-13
[5]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逻辑与面临的选择 [J].
华民 .
学术月刊, 2009, 41 (07) :51-61
[6]   中性政府:对转型期中国经济成功的一个解释 [J].
姚洋 .
经济评论, 2009, (03) :5-13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和展望 [J].
张建刚 .
经济纵横, 2009, (03) :26-29
[8]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新解——来自后发优势视角 [J].
郭熙保 .
学术月刊, 2009, 41 (02) :63-71
[9]   平等与中性政府:对中国三十年经济增长的一个解释 [J].
贺大兴 ;
姚洋 .
世界经济文汇, 2009, (01) :103-120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制度变迁及政府行为 [J].
张蕾 ;
胡宏力 .
社会科学家, 2008, (06) :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