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反思

被引:4
作者
郑财贵 [1 ,2 ,3 ]
孙芬 [1 ,2 ,3 ]
郭欢欢 [1 ,2 ,3 ]
宁玉科 [4 ]
机构
[1]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
[2] 重庆市土地利用与遥感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重庆研究中心
[4]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建设用地; 集约评价; 反思;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17.04.27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以城市、开发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4类典型区域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研究进展的梳理,针对评价对象特征、评价目的差异,分别剖析了城市、开发区、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的不足,并从提升评价成果应用性、丰富评价内涵、加强评价对象空间分异规律研究等方面,对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引用
收藏
页码:130 / 133+138 +1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分异研究中指标标准化方法研究 [J].
李仕川 ;
郭欢欢 ;
侯鹰 ;
张孝成 ;
庞静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10) :1771-1778
[2]   分类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探索研究 [J].
刘海梅 .
上海国土资源, 2015, 36 (03) :35-38
[3]   新型城镇化下中国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基本认知与评价 [J].
孙平军 ;
吕飞 ;
修春亮 ;
谢存旭 .
经济地理, 2015, 35 (08) :178-183+195
[4]   基于灰色关联和主成分分析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江苏省为例 [J].
陈会广 ;
夏红 ;
肖毅 ;
李炜玮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08) :1331-1336
[5]   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 [J].
朱泰峰 ;
张凤荣 ;
李灿 ;
汪露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 34 (01) :160-165
[6]   城乡结合部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探讨与实证研究 [J].
荀文会 ;
王雨晴 ;
李洪涛 .
经济地理, 2014, 34 (10) :144-149
[7]   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J].
欧照铿 ;
唐南奇 ;
张黎明 .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43 (04) :424-429
[8]   基于改进型TOPSIS模型的农村建设用地集约程度评价 [J].
张馨予 ;
陈英 ;
张仁陟 ;
吴玮 ;
白志远 .
水土保持通报, 2014, 34 (02) :147-151+2
[9]   脆弱性视角的中国大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模式的规划思考 [J].
乌拉尔沙尔赛开 ;
孙平军 ;
宋庆伟 .
经济地理, 2014, 34 (03) :156-161+181
[10]   基于投入-产出原理的农村居民点集约利用评价 [J].
曲衍波 ;
姜广辉 ;
商冉 ;
高宇 .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06) :221-231+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