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原土壤微生物活性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24
作者
蔡晓布
周进
钱成
机构
[1] 西藏农牧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区系; 土壤微生物量; 土壤酶活性; 藏北高寒草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以紫花针茅草原为研究对象,选择成土母质、土壤质地一致的区域4个,分别在冷季、暖季于每个区域的正常草地和轻度、中度、严重退化草地内按网格法采集土壤样品,分析测定了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土壤微生物量(C、N)、土壤酶(纤维素酶、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高寒、干旱条件下,草地退化程度、季节变化对高寒草原土壤生物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暖季、冷季土壤细菌数量、微生物量(C、N)、酶活性(纤维素分解酶、脲酶、碱性磷酸酶)间均存在着相似甚至高度相关的变化趋势,暖季土壤生物活性基本呈轻度退化草地>正常草地>中度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暖季真菌、放线菌数量与微生物量、酶活性间分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和负相关,冷季则呈相反趋势。不同季节间,冷季土壤生物活性较暖季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正常草地和轻度、中度、严重退化草地土壤细菌暖季/冷季比分别为206.0、251.7、18.4和87.4,真菌、放线菌分别为14.7、1 132、0.6、0.9和0.1、10.5、10.0、14.9。微生物量(C、N)暖季/冷季比均呈轻度退化草地>正常草地>中度退化草地>严重退化草地,但微生物量氮的季节差异较大;暖季、冷季BC/BN比值亦基本呈同一趋势,冷季各类草地BC/BN值均明显高于暖季;各类草地BC/TC、BN/TN除严重退化草地外均呈暖季>冷季的趋势。暖季土壤脲酶活性远高于其他酶类,且暖季/冷季比(31.5781.5)差异极大;冷季土壤纤维素分解酶,特别是碱性磷酸酶活性普遍高于暖季,暖季/冷季比分别在0.461.01和0.401.37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110 / 11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高寒草地不同扰动生境土壤微生物氮素生理群数量特征研究 [J].
姚拓 ;
龙瑞军 ;
师尚礼 ;
张德罡 .
土壤学报, 2007, (01) :122-129
[2]   土壤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J].
刘满强 ;
陈小云 ;
郭菊花 ;
李辉信 ;
胡锋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02) :152-158
[3]   西藏那曲地区高寒草地地下生物量 [J].
鄢燕 ;
张建国 ;
张锦华 ;
范建容 ;
李辉霞 .
生态学报, 2005, (11) :26-31
[4]   利用方式对高寒牧区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结构性质的影响 [J].
展争艳 ;
李小刚 ;
张德罡 ;
王哲锋 .
土壤学报, 2005, (05) :75-80
[5]   国内外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青藏高原研究——兼作开设“青藏高原研究”栏目启事 [J].
钟祥浩 .
山地学报, 2005, (03) :257-259
[6]   高寒草地不同扰动生境纤维素分解菌数量动态研究 [J].
马丽萍 ;
张德罡 ;
姚拓 .
草原与草坪, 2005, (01) :29-33
[7]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J].
高英志 ;
韩兴国 ;
汪诗平 .
生态学报, 2004, (04) :790-797
[8]   长期培肥黑土脲酶活性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J].
李东坡 ;
武志杰 ;
陈利军 ;
杨杰 ;
朱平 ;
任军 ;
彭畅 ;
高红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2) :2208-2212
[9]   草原农垦区土地沙质荒漠化过程的生物学机制 [J].
赵文智 ;
何志斌 ;
李志刚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2) :257-262
[10]   土壤质量及其评价 [J].
郑昭佩 ;
刘作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01) :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