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北坡经济带碳排放空间差异及生态补偿研究

被引:13
作者
陈煜 [1 ,2 ]
孙慧 [1 ]
机构
[1] 新疆大学创新管理研究中心
[2]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 空间差异; 生态补偿; 天山北坡经济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对新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市县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将天山北坡经济带各市县分为碳源区和碳汇区,并采用国际通用的造林成本法和碳税率法,对各区生态补偿标准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1)天山北坡经济带总体上为碳源区,2000—2012年碳排放总量增加2 979万t,年均增长率1.1%。(2)按照碳排放强度进行分区,经济带内的主要碳源区为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等6个市县;主要碳汇区为乌苏、精河等5个市县;碳中和区为鄯善县、哈密等11个市县。(3)现阶段作为碳源区的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吐鲁番市、石河子市、昌吉市、阜康市应分别提供生态补偿标准适度额为29.99亿,4.42亿,12.80亿,6.29亿,9.02亿和4.13亿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安徽省会经济圈碳排放强度与生态补偿研究 [J].
孙贤斌 ;
傅先兰 ;
倪建华 ;
赵彤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2, 31 (01) :135-138+155
[2]   中国能耗碳排量宏观驱动因素的Hi·PLS模型分析 [J].
贾俊松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0) :23-29
[3]   我国低碳经济型土地利用模式的路径选择 [J].
肖主安 ;
彭欢 .
求索, 2010, (04) :81-82
[4]   新疆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探讨 [J].
郭亚萍 ;
罗勇 .
经济地理, 2010, 30 (01) :122-125
[5]   江苏省区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应分析 [J].
李颖 ;
黄贤金 ;
甄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24(S2) (S2) :102-107
[6]   对新疆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J].
郑江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08, (02) :119-122+129
[7]   短缺与可持续双重视角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研究——兼论我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J].
路卓铭 ;
沈桂龙 ;
于蕾 .
财经研究, 2007, (09) :4-14
[8]   新疆土地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J].
谢正宇 ;
高丽君 ;
谢正君 .
干旱环境监测, 2007, (02) :102-106+113
[9]   洞庭湖区湿地恢复的生态补偿效应评估 [J].
熊鹰 ;
王克林 ;
蓝万炼 ;
齐恒 .
地理学报, 2004, (05) :772-780
[10]   矿区直接环境成本评估 [J].
刘金平 .
能源环境保护, 2003, (01)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