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东北杂交稻与常规稻的产量形成过程和产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杂交稻比常规稻增产的主要原因在于杂交稻的经济系数显著高于常规稻 ,这主要得益于杂交稻后期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转移率较高。在产量结构上 ,杂交稻的穗粒数多、千粒重大 ,但穗粒数的优势主要来源于二次枝梗 ,这也造成了杂交稻的结实率偏低 ,成为限制杂交稻产量潜力发挥的瓶颈。进一步发挥杂交稻的杂种优势 ,需要从提高后期光合能力和提高结实率两方面入手。杂交稻与常规稻有各自适宜的栽培方式 ,插单苗有利于提高杂交稻的平均穗重、千粒重、结实率 ,并最终使产量提高 ;而插3苗更适于常规稻生产力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