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油页岩形成条件及找矿方向

被引:10
作者
卢进才
李玉宏
魏仙样
姜亭
机构
[1] 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油页岩; 成因类型; 资源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2 [油页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西北地区是我国油页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仅在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额济纳旗—银根等大型沉积盆地广泛分布,而且在大青山、阴山地区的海流图、固阳、石拐沟、卓资及乌兰花等陆相山间盆地,祁连—河西走廊地区的盆地群(西起敦煌盆地,东至六盘山盆地—巴音浩特盆地,南抵柴达木盆地包括了众多的以古生界为基底的中新生代中小型沉积盆地)的许多中小型盆地也广泛分布。通过对西北地区不同沉积盆地油页岩形成条件与成因类型分析,总结了西北地区油页岩的3种成因类型,即深湖-半深湖相成因;海陆交替相成因和沼泽相成因。认为大型内陆湖盆深湖-半深湖相沉积,由于沉积环境稳定,富含有机质,形成的油页岩矿床具有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含油率稳定的特点,往往形成大型油页岩矿床,为最有利勘探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民和盆地窑街煤田油页岩沉积环境分析及开发前景预测 [J].
宋玉勤 ;
郭巍 ;
刘招君 ;
王清斌 ;
王海燕 .
世界地质, 2006, (01) :43-48
[2]   国内外油页岩开采方法和利用现状 [J].
陈殿义 .
吉林地质, 2005, (04) :85-91
[3]   中国油页岩特征及开发利用前景分析 [J].
刘招君 ;
柳蓉 .
地学前缘, 2005, (03) :315-323
[4]   全国油砂和油页岩资源评价项目研究工作进展 [J].
张德云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1) :32-32
[5]   三塘湖盆地二叠纪芦草沟组分布及其意义 [J].
刘延莉 ;
柳益群 .
西北地质, 2004, (02) :36-41
[6]   一种值得重视发展利用的能源——油页岩 [J].
徐顺福 .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04, (03) :60-62
[7]   中国油页岩的能源利用研究 [J].
闫澈 ;
姜秀民 .
中国能源, 2000, (09) :21-25
[8]   油页岩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J].
刘柏谦 .
中国能源, 1999, (02) :19-21
[9]   油页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J].
唐祥华 .
科学中国人, 1998, (10) :59-59
[10]   民和盆地中侏罗统煤-油页岩层系生油特征 [J].
王春江 ;
王有孝 ;
罗斌杰 ;
夏燕青 .
沉积学报, 1997, (01) :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