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包裹体多参数综合划分东营凹陷沙三段油气充注期次及充注时期确定

被引:24
作者
李兆奇 [1 ]
陈红汉 [2 ]
刘惠民 [3 ]
郝广雷 [1 ]
蔡李梅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股份公司地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沙三段; 油气充注期次和时期; 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采自东营凹陷沙河街组第三段(沙三段,Es3)223块流体包裹体薄片进行了有机包裹体产状观察、显微荧光光谱分析和显微测温等流体包裹体系统分析。综合分析这些参数表明沙三段发育3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发生在成岩早期,主要为发橙黄色荧光的低成熟油气充注;第二期发生在成岩中期,主要为发淡黄色荧光的成熟油气充注;第三期发生在成岩作用晚期,主要为发蓝白色荧光的高成熟油气充注。在此基础上,运用埋藏史—均一温度投影法确定了这3期油气的充注时期:第一期为36~24 Ma;第二期为13.8~8.0 Ma;第三期为8.0~0 Ma。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1]   东营凹陷油气充注历史的流体包裹体分析 [J].
邱楠生 ;
金之钧 ;
胡文喧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95-97+103
[22]   包裹体流体势图在油气运聚研究方面的应用 [J].
刘斌 ;
沈昆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S1) :82-87
[23]   利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藏注入史 [J].
张金亮 .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7-10+3
[24]   有机包裹体在生油盆地研究中的应用 [J].
郑有业 ;
李晓菊 ;
马丽娟 ;
林松辉 .
地学前缘, 1998, (02) :156-162
[25]   有机包裹体荧光显微分析技术简介 [J].
叶松 ;
张文淮 ;
张志坚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2) :77-81
[26]   有机包裹体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测定及其意义 [J].
李荣西 ;
金奎励 ;
廖永胜 .
地球化学, 1998, (03) :244-250+310
[27]   定向流体包裹体群的面状要素与微裂隙成生关系测量法 [J].
韦昌山 ;
翟裕生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3) :82-86
[28]   包裹体研究──盆地流体追踪的有力工具 [J].
刘德汉 .
地学前缘, 1995, (04) :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