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四川威远震旦系与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附视频
被引:29
作者:

孙玮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刘树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王国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徐国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罗志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韩克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袁海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黄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石油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石油西南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来源:
关键词:
天然气成藏;
威远气田;
震旦系;
下古生界;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是唯一的在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洗象池组和奥陶系宝塔组均获得气藏和气井的地区。通过对比威远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天然气成分特征,得出奥陶系天然气与震旦-寒武系特征存在差异,暗示是两套不同的烃源体系,前者主要供烃来源是下志留统,后者供烃来源主要是下寒武统。但威远气田寒武系和奥陶系储集性能先天不好,加之加里东期构造抬升剥蚀破坏了保存条件,制约了天然气的大规模成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盆地下组合的几个重点勘探地区威远-资阳-安平店、高石梯-丁山构造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对比分析,在烃源、盖层和储集层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对应的最终成藏结果却不同,这与前期古油气藏的分布有关,也与后期隆升构造调整有关,这些都是制约震旦系的成藏关键,也说明四川盆地震旦系与下古生界(下组合)勘探的苛刻性和复杂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81 / 4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四川盆地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隆升作用与天然气成藏[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3) : 293 - 300刘树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智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勘探[J].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5) : 1 - 11+78陈宗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省石油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
- [3] 四川盆地威远—资阳地区震旦系油裂解气判定及成藏过程定量模拟[J]. 地质学报, 2007, (08) : 1153 - 1159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树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蔡勋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徐国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国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雍自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袁海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盘昌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方勘探开发分公司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4] 古隆起区带寒武系洗象池群成藏条件与勘探前景分析[J].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04) : 4 - 8+71徐世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代宗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蒋小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谢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张光荣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 [5] 川东南地区震旦系—志留系下组合有效烃源岩综合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6) : 824 - 82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景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魏志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化南方分公司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明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钟水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石油管理局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6] 川中~川南过渡带奥陶系成藏条件分析[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 (11) : 133 - 134尹宏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代宗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郭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 [7] 富有机质的黑色页岩和油页岩的有机岩石学特征与生、排烃意义[J]. 沉积学报, 2006, (01) : 113 - 122曾庆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钱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田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李贤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威远气田的气源以有机成因气为主”——与张虎权等同志再商榷[J]. 天然气工业, 2006, (02) : 16 - 18+159戴金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10]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构造带震旦系含油气系统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2, (Z3) : 74 - 79姚建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郑浚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宁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陈孟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丁国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