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复杂孔隙结构参数研究储层油水分布规律

被引:7
作者
张士奇 [1 ,2 ]
张美玲 [3 ]
曾科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2] 庆新油田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3] 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油水分布规律; 复杂孔隙结构; 识别图版; 葡萄花油层组; 卫星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葡萄花油层组油水关系复杂,不但存在上油下水、油水同层的情况,而且存在低电阻率油层。因此,首先从泥质、钙质含量等方面分析了葡萄花油藏孔隙结构客观存在的复杂性,然后利用压汞实验数据证实储集层孔隙结构是油气聚集成藏的重要条件。最后,通过建立储层孔隙结构参数与含油性质关系揭示了葡萄花油层油水分布特征,形成的规律性认识为研究区葡萄花油层的识别、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水淹储层大孔道存在的分析与识别 [J].
张士奇 ;
卢炳俊 ;
张美玲 ;
林丽丽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27 (06) :76-79
[2]   一种实用的砂泥岩剖面岩性识别技术 [J].
张美玲 ;
刘江 ;
汪爱云 ;
杜贵彬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5) :127-131
[3]   三肇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气运聚成藏模式 [J].
高兴有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8, (02) :9-11+15
[4]   升平开发区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与产能关系综合研究 [J].
金成志 ;
杨双玲 ;
舒萍 ;
王国军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7, (02) :38-41+45
[5]   孔隙结构对低孔低渗储集层电性及测井解释评价的影响 [J].
张龙海 ;
周灿灿 ;
刘国强 ;
修立军 ;
李长喜 ;
刘中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6) :671-676
[6]   松辽盆地北部卫星油田多类型油藏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J].
黄薇 ;
王雅峰 ;
王革 ;
国成石 ;
张立庆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5) :30-32+122
[7]   砂岩储集层孔隙结构与油气运聚的关系 [J].
林景晔 .
石油学报, 2004, (01) :44-47
[8]   临南油田储集层孔隙结构模型与剩余油分布研究 [J].
刘中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6) :47-4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