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石柱中上二叠统沉积特征与层序地层

被引:7
作者
林良彪
陈洪德
朱利东
徐胜林
郝毅
钟怡江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重庆石柱; 中上二叠统; 沉积特征; 层序地层; 台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重庆石柱地区中上二叠统碳酸盐岩发育。在野外实测及室内微观研究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该区的沉积特征,并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结果表明,重庆石柱中上二叠统发育于滨岸、碳酸盐缓坡、碳酸盐台地和台盆四种沉积环境中,其中滨岸发育于吴家坪组底部,碳酸盐缓坡发育于吴家坪组中下部,碳酸盐台地发育于茅口组和长兴组,台盆发育于茅口组上部和吴家坪组的中上部。研究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上二叠统长兴组可划分为8个三级层序,其底界面类型多为Ⅱ型层序界面,多缺少SMST体系域;受东吴运动的影响,PSQ4底界面为Ⅰ型层序界面,为升隆侵蚀不整合界面,并发育了LST体系域。研究区台盆相的发育受控于华南大陆板块内部强烈的板内裂谷(裂陷)作用,其边缘为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块。
引用
收藏
页码:648 / 65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2]   四川盆地东北部长兴期沉积特征与沉积格局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郭旭升 ;
谭钦银 ;
余谦 .
地质论评, 2006, (01) :25-29+153
[3]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藏基本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 [J].
马永生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学报, 2005, (06) :858-865
[4]   中国南方海相震旦系—中三叠统层序划分与对比附视频 [J].
陈洪德 ;
田景春 ;
刘文均 ;
许效松 ;
郑荣才 ;
牟传龙 ;
李余生 ;
覃建雄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2, (04) :355-379
[5]   华南下二叠统层状硅岩的形成及意义 [J].
杨玉卿 ;
冯增昭 .
岩石学报, 1997, (01) :112-121
[6]   中国南方二叠纪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杨玉卿,金振奎,何幼斌,吴胜和,辛文杰,鲍志东,谭健 .
沉积学报, 1996, (02) :3-12
[7]   四川及邻区晚二叠统吴家坪碳酸盐缓坡沉积 [J].
张帆 ;
文应初 ;
强子同 ;
王生海 .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1993, (01) :34-41
[8]   东吴运动的新认识 [J].
冯少南 .
现代地质, 1991, (04) :378-384
[9]   试论上扬子地台的峨眉地裂运动 [J].
罗志立 ;
金以钟 ;
朱夔玉 ;
赵锡奎 .
地质论评, 1988, (01) :11-24
[10]  
地史学教程[M]. 地质出版社 , 刘本培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