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研发补贴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77
作者
巫强
刘蓓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研发补贴方式; 定额补贴; 比率补贴; 创新;
D O I
10.13269/j.cnki.ier.2014.06.005
中图分类号
F812.45 [财政支出];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76.44 [高新技术企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3 ; 1202 ; 120202 ;
摘要
本文研究了政府研发补贴的不同发放方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产生的不同影响机制。动态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定额补贴由于不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行厂商的产品质量决策,所以在促进原始创新方面,它不如比率补贴有效。本文使用系统GMM方法估计了2009~2013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上市公司接受的定额研发补贴对其创新产出,即技术进步没有显著影响;这些上市公司上期的技术进步和当期研发投入会正向显著增加其创新产出。我国各级政府需要改变普遍使用的定额研发补贴方式,以比率研发补贴来代替定额研发补贴,从而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产出。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1]  
Two for the price of one?[J] . Kris Aerts,Tobias Schmidt.Research Policy . 2008 (5)
[12]  
Do R&D Subsidies Stimulate or Displace Private R&D? Evidence from Israel[J] . SaulLach.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 2003 (4)
[13]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R&D Subsidies[J] . Isabel Busom.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 2000 (2)
[14]  
The evolution of the industrial organis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J] . C Antonelli.Cambridge Journal of Economics . 1999
[15]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府补贴、额外行为与研发活动变动 [J].
郭晓丹 ;
何文韬 ;
肖兴志 .
宏观经济研究, 2011, (11) :63-69+111
[16]   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R&D补贴信号效应的动态分析 [J].
郭晓丹 ;
何文韬 .
经济学动态, 2011, (09) :88-93
[18]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入时机选择:领军还是跟进 [J].
郭晓丹 ;
宋维佳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5) :119-128
[19]   战略性新兴产业组织的劳资分配 [J].
肖曙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2) :100-109
[20]   我国财政补贴对企业研发影响的经验分析 [J].
朱云欢 ;
张明喜 .
经济经纬, 2010, (05) :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