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主体功能区划的交通优势度的分析与应用——以河北省为例

被引:33
作者
张新 [1 ]
刘海炜 [1 ,2 ]
董文 [1 ]
陈华斌 [1 ]
池天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
交通优势度; 主体功能区; GIS; 河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交通是联系地理空间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在我国主体功能区划评价中,交通优势度是其中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利用最新的基础地理数据及相关统计资料,以河北省147个县域为基本评价单元,进行了GIS空间分析。其构建了河北省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区位优势度三个因子的权重:0.267、0.404、0.329。同时,对全省的交通网络密度、交通干线影响度和区位优势度,以及各县级行政区的交通优势度状况进行了计算,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河北省交通优势度比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石家庄市、秦皇岛市、唐山市、邯郸市及其附近县区,北部山区的交通优势度比较差。最后,将各县的人均GDP状况与交通优势度水平进行对比和定量分析,计算得出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08,呈低度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6+280 +28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网络密度、邻近性及可达性(英文)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李秀伟 ;
王娇娥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0, 20 (02) :295-309
[2]   区域交通优势度评价模型的建立与实证——以山东省为例 [J].
王成新 ;
王格芳 ;
刘瑞超 ;
姚士谋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73-76
[3]   汶川地震重灾区交通通达性分析 [J].
杨钟贤 ;
刘邵权 ;
苏春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12) :1166-1172
[4]   基于道路和城镇的区位优势度分析 [J].
徐明德 ;
王森 .
世界地理研究, 2009, 18 (04) :91-99
[5]   省域尺度的区域发展潜力评价方法研究 [J].
马仁锋 ;
张海燕 ;
沈玉芳 ;
王筱春 .
开发研究, 2009, (03) :18-23
[6]   中国交通通达度评价:从分县到分省 [J].
封志明 ;
刘东 ;
杨艳昭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19-429
[7]   新疆交通可达性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J].
刘海隆 ;
包安明 ;
陈曦 ;
张小雷 ;
张进英 .
地理学报, 2008, (04) :428-436
[8]   京津冀都市圈城市区位与交通可达性评价 [J].
陈洁 ;
陆锋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8, (02) :53-56
[10]   山东省主体功能区划分研究 [J].
张广海 ;
李雪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7, (04) :5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