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适应的聚类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李晓巍
邹泓
曲可佳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
关键词
社会适应; 聚类分析; 青少年;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08.06.009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2 ;
摘要
目的:探讨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的分类模型。方法:以北京和西安的71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聚类分析技术对青少年的社会适应状况进行分类。结果:以自尊、人际关系能力、孤独感、问题行为作为社会适应的指标,可将青少年社会适应状况分为三种类型。其中,和谐型的青少年占45.0%,主要表现为高自尊、高人际关系能力、低孤独感、少问题行为;低人际-高孤独型占30.5%,表现为低人际关系能力、高孤独感;低自尊型占24.5%,主要特点为低自尊、多问题行为。结论: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和谐型、低人际-高孤独型、低自尊型。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6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青少年依恋的测量及其与自尊、社会适应性关系研究.[D].琚晓燕.浙江师范大学.2005, 07
[2]   THE 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 INDIVIDUAL-DIFFERENC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IN ADOLESCENCE [J].
ARMSDEN, GC ;
GREENBERG, MT .
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 1987, 16 (05) :427-454
[3]  
青少年的同伴关系.[M].邹泓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青少年社会适应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构、机制与功能.[D].陈建文.西南师范大学.2001, 01
[5]   中学生同伴关系对自尊影响的研究 [J].
赖建维 ;
郑钢 ;
刘锋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8, (01) :74-76
[6]   人际关系能力问卷(ICQ)在初中生中的初步修订 [J].
王英春 ;
邹泓 ;
屈智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6, (05) :306-308
[7]   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 [J].
雷雳 ;
王争艳 ;
刘红云 ;
张雷 ;
不详 .
应用心理学 , 2002, (01) :14-20
[8]   父母冲突、青少年应对策略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 [J].
杨阿丽 ;
方晓义 ;
林丹华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2, (01) :37-43
[9]   青少年吸烟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J].
方晓义,李晓铭,董奇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6, (02) :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