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6 条
2001-2011年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云水资源分析
被引:11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江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陈晓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尚可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杨德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王式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HYSPLIT模式;
云量;
云状;
水汽;
青藏高原;
D O I:
10.13866/j.azr.2012.05.025
中图分类号:
P468.027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坡地带(32°~37°N,99°~104°E)22个地面气象站2001年6月至2011年5月每日8次地面观测资料,以及2001-2011年NCAR/NCEP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分析和NOAA HYSPLIT4(混合单粒子拉格朗日积分)水汽轨迹模型,主要分析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近10 a云量、云状的发展特征及其与水汽的关系。结果表明:①近10 a,高原东北边坡地带多年平均总云量与低云量的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全年云量春夏季增加尤为明显。②全年发生雨雪天气时,卷云出现概率最高,其次为高层云,积云最低;高原东北边坡地带对流云出现概率明显比非对流云出现的概率高。③水汽是决定高原降水分布和对流云变化的主要依据之一,水汽主要来源于700 hPa,且水汽通量可以较好地反映低云量的多寡。
引用
收藏
页码:862 / 86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玛曲地区5—10月水汽通量及强降水水汽来源分析
[J].
杜亮亮
;
杨德保
;
王式功
;
李江萍
;
张宇
;
董安祥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7 (05)
:55-6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德保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王式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李江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张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2]
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候变化及对牧草生长的影响
[J].
王建兵
;
杨文杰
.
安徽农业科学,
2010, 38 (26)
:14535-14537

王建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杨文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3]
常见相似云对比及其对应降水分析
[J].
闫蓉
;
安光辉
;
郭守生
.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2)
:263-264

闫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 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

安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 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

郭守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南县气象局 青海省海南州气象局
[4]
西藏地区1971——2008年台站观测总云量的变化特征
[J].
唐小萍
;
张核真
;
路红亚
;
马鹏飞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6)
:343-347

唐小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张核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路红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马鹏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
[5]
青藏高原低云量的年际变化及其稳定性
[J].
高蓉
;
陈少勇
;
董安祥
.
干旱区研究 ,
2007, (06)
:6760-6765

高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陈少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银市气象局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董安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6]
中国西北地区云的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J].
陈勇航
;
陈艳
;
黄建平
;
郑志海
;
苏婧
;
黄鹤
.
高原气象,
2007, (04)
:741-748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黄建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郑志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7]
青藏高原东北部边坡地带气温变化特征研究
[J].
王建兵
;
汪治桂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1)
:176-180

王建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汪治桂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南州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8]
青藏高原东北部强降水天气过程的气候特征分析
[J].
谌芸
;
李强
;
李泽椿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6, (S1)
:98-103

谌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李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不详

李泽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9]
华北地区夏季平均水汽输送通量和轨迹的分析
[J].
马京津
;
高晓清
.
高原气象 ,
2006, (05)
:893-899

马京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高晓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10]
祁连山云和空中水汽资源的季节分布与演变
[J].
王宝鉴
;
黄玉霞
;
王劲松
;
陶健红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9)
:948-955

王宝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黄玉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王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

陶健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兰州中心气象台 兰州区域气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