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

被引:46
作者
余悦 [1 ,2 ,3 ]
机构
[1]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
[2] 江西省中国民俗文化研究中心
[3] 华东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化专题研究];
学科分类号
05 ; 0503 ;
摘要
自从2001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倡导的"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评审发布活动开展,使包括中国昆曲在内的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与重视。特别是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中国开始了声势浩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成为一场热烈的"学术运动"。回顾十年来的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出现了多方面的研究成果。在未来的学术路程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学科意识、问题意识、学者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取得更大的成就,产生持续而深刻的学术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7 / 2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苑利, 2009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M]. 学苑出版社 , 陶立璠, 2006
[13]  
文化遗产报告[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顾军, 2005
[14]  
章太炎政论选集[M]. 中华书局 , 章炳麟 著, 1977
[1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新趋向[J]. 关昕.博物馆研究. 2007(03)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发展新趋向[J]. 关昕.博物馆研究. 2007 (03)
[17]   政府该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J].
谭启术 .
学习月刊, 2007, (13) :27-28
[19]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的学术概念的成型 [J].
高丙中 .
河南社会科学, 2007, (02) :15-17
[2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十项基本原则 [J].
苑利 ;
顾军 .
学习与实践, 2006, (11) :11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