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秦岭造山带的成矿作用

被引:18
作者
杨志华
姜常义
赵太平
隗合明
张传林
邓亚婷
机构
[1] 西安工程学院资源与材料工程系!陕西西安
[2] 河南地质科学研究所!河南郑州
[3]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关键词
区域成矿背景; 统一地质成矿场; 多重岩片控矿论; 构造成矿体系; 矿床区域成矿模式; 成矿作用; 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3 [矿田及矿床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秦岭造山带区域成矿背景、矿床的时空分布、典型矿床矿田赋存部位、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多重岩片控矿理论,构造 成矿体系、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类型、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认识。最后指出秦巴地区进一步寻找大型矿床的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固体地球系统的复杂性与自组织临界性 [J].
於崇文 .
地学前缘, 1998, (03) :159-170+172-182
[2]   关于大陆动力学几个问题的思考 [J].
杨志华,李勇,苏春乾 .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7, (S1) :1-14
[3]   论西成铅锌矿床的后生成因 [J].
杨志华 ;
张传林 ;
李勇 .
地质学报, 1997, (04) :360-366
[4]   秦岭造山带的构造格架和构造单位新划分 [J].
杨志华 .
地质科技情报, 1996, (03) :44-49
[5]   “成油体系”分析 [J].
费琪 .
地学前缘, 1995, (04) :163-170
[6]   秦岭造山带发展演化阶段的新认识 [J].
杨志华,苏生瑞 .
地质力学学报, 1995, (03) :38-45
[7]   秦岭地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区域成矿规律探讨 [J].
陈毓川,王平安,秦克令,赵东宏,毛景文 .
矿床地质, 1994, (04) :289-298
[8]   抽拉-逆冲岩片构造——秦岭造山带的新模式 [J].
杨志华 ;
王北颖 .
地球科学, 1993, (05) :565-575+671
[9]  
秦岭造山带区域矿床成矿系列、构造-成矿旋回与演化[M]. 地质出版社 , 王平安等著, 1998
[10]  
中国秦岭型铅锌矿床[M]. 地质出版社 , 王集磊等编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