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叠层石与藻礁的沉积组合特征与意义

被引:26
作者
温志峰
钟建华
王冠民
李勇
郭泽清
王海侨
机构
[1]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叠层石; 藻礁; 湖相; 中新世; 成因; 柴达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柴达木盆地发育了各种类型的渐新世—中新世湖相叠层石,其中丘状叠层石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丘状叠层石直接生长在砾岩上,并向上逐渐演化为藻礁,藻礁向上又重新转化为叠层石沉积。通过对内部纹层特征和沉积组分的研究并结合叠层石的同位素、地球化学以及古生物资料分析表明,微生物自身的钙化作用以及微生物引发的沉淀作用形成了这种具有典型内部纹层的丘状叠层石。较高的温度、炎热和干燥的气候条件、坚硬的基底以及较少的藻类干扰作用是叠层石生成的主要因素。总体上,叠层石形成于较为低能的环境中,与高能环境中所形成的藻礁完全不同,而且两者具有明显的相互竞争作用。因此,与气候和水体条件密切相关的后生生物的生长和真核藻类的发育是叠层石在显生宙迅速衰落的主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444 / 452+580 +5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柴西第三纪湖相生物礁储层特征及意义 [J].
郭泽清 ;
钟建华 ;
刘卫红 ;
温志峰 ;
柳祖汉 ;
王海侨 .
沉积学报, 2004, (03) :425-433
[2]   河北阳原东目连第四纪叠层石古环境分析 [J].
闵隆瑞 ;
迟振卿 ;
朱关祥 ;
姚培毅 ;
牛平山 .
地质学报, 2002, (04) :446-453+579
[3]   柴达木盆地跃进地区下干柴沟组上段藻丘灰岩储层特征 [J].
孙岩 ;
沈安江 ;
徐洋 ;
林年添 .
沉积学报, 2002, (01) :61-69
[4]   河北阳原东目连第四纪湖相叠层石 [J].
迟振卿 ;
闵隆瑞 ;
朱关祥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2) :153-157+227
[5]   川黔地区地表钙华中发现现代淡水叠层石及藻席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地质论评, 2000, (05) :549-555+563
[7]   泥河湾盆地虎头梁湖相叠层石的生态环境分析 [J].
夏正楷 ;
韩军青 .
第四纪研究, 1998, (04) :344-350
[8]   阳原县泥河湾地层中的新发现 [J].
闵隆瑞 ;
迟振卿 ;
朱关祥 ;
李金洪 .
第四纪研究, 1998, (02) :183-196
[9]  
泥河湾层中叠层石的发现及其古环境意义[J]. 夏正楷,张昀,杨德军,陈铁梅,杨全,胡艳秋.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3(08)
[10]   泥河湾地区更新世叠层石的发现 [J].
李容全 ;
袁宝印 .
地质科学, 1992, (01) :97-99+112